領畢業證就行了,全部心思就都放在了外公和葉迎之身上。
這天晚上遲筵正在家中睡覺,突然接到醫院的電話。他和葉迎之匆忙趕到醫院,外公已經醒了,但情況卻很不好,醫生讓遲筵過去和外公說幾句話。
這意思已經很明顯了。人生七十古來稀,外公已經是將近八十歲高齡,其實生死也就在一刹那。
遲筵走過去時已經紅了眼圈,握住老人枯槁而微微發涼的手,喉頭哽咽著說不出話。外公轉動渾濁的眼珠看向他,張開嘴,遲筵連忙俯下`身附耳過去,聽見老人微弱沙啞的聲音,輕輕道:“……小筵,回來了……”
老人的記憶還停留在昏迷之前,他的外孫出了遠門,還沒有回來。見到遲筵,第一句話就是問他回來了。
遲筵點了點頭,跪倒在床頭,眼淚止不住地奪眶而出:“外公,我回來了,我回來了啊……”
老人閉著眼睛,已經再無聲息。隻剩下遲筵不停地哭著,後悔自己為什麼沒陪外公最後一程,後悔晚上的時候為什麼不留在醫院守著外公。
宋錦和陶娟娟得到消息也趕了過來,站在旁邊卻躊躇著不知道該怎麼安慰他。最終是葉迎之走過來跪到他身旁,把他強硬地抱進懷裏,讓遲筵趴在他胸`前繼續哭,不住地小聲安慰著:“外公走得很安詳,沒事。不怕,以後還有哥哥在,哥哥永遠陪著你……”
沉黑的眸子凝望著懷中人,深不見底。
第121章 後事
這之後葉迎之和宋錦夫婦又幫著遲筵操辦了外公的後事。
外公不是R城本地人, 是年輕時因為工作分派分到R城的, 後來娶了遲筵外婆才算安家落戶。遲筵又是個學生,社會關係不多, 因而來參加喪禮的人也不多, 隻有遲筵在學校關係很好的幾個同學,一些一直和外公保持聯係的老同事,外公老家過來做代表的兩個親戚和幾個來幫忙的宋錦同事。主要的事還是由葉迎之的手下去做, 一切都很妥當。
喪禮上葉迎之和遲筵完全按照一樣的孫輩禮節行禮,比宋錦還重許多。對外都說是葉迎之對遲筵就像親兄長一樣, 但這些天處久了,宋錦夫婦也都早看出來葉迎之遲筵兩人究竟是什麼關係,遲筵也就心照不宣有些不好意思地同他們承認了,因而兩人也不覺得有何不妥。
喪禮過後三天, 遲筵的情緒漸漸穩定下來,恢複了正常。葉迎之對他還有些放心不下,但說葉家那邊出了點事情要他回去處理, 遲筵就讓他回去了,順便幫忙留意許瑞的情況。葉迎之答應後就匆匆趕了回去。
家裏又剩下遲筵一個人, 唯一不同之處就是外公沒了,在外公房間給老人搭設了一張供桌。R城這邊的風俗是人沒了,家中至少得供奉七天才能撤。
遲筵沒什麼事做, 晚上就一個人在客廳沙發上看電視,迷迷糊糊地睡著了,電視還開著。
半夢半醒間聽見有人叫自己小名, 聲音很是熟悉,遲筵閉著眼仔細聽了聽,不是錯覺,不是電視裏傳來的聲音。
他睜開眼睛,看見外公正站在沙發前看著他。
遲筵一下子驚醒了,有些猶疑不定地看著眼前熟悉的老人:“……外、外公?”
確認眼前人就是外公之後,遲筵立刻問道:“您怎麼回來了?是有什麼事嗎?”即使舍不得老人,但一些道理他還是明白的。外公不該回來,了無牽掛地走才是最好的。
老人搖了搖頭,看上去也有幾分不知所措:“外公也不知道哇。外公……不是該走了嗎?怎麼又回來了?”
看樣子老人對自己的處境也是明白的,隻是不敢直接說出來。
遲筵請外公在沙發上坐好,自己站了起來安撫道:“您別急,我想想辦法。”
外公連連點頭:“外公不急,不急。小筵慢慢想。”
遲筵心中慢慢捋著線索,他回來後才詳細了解到外公突然暈過去的原因。外公喜歡吃螃蟹,而且吃得很細致,宋錦和陶娟娟那天買了螃蟹,知道遲筵不在外公隻有護工照顧,就特意挑了兩隻個大的蒸好了給外公送過來。螃蟹送來還是熱的,外公很高興,直接在餐桌上開始吃,低著頭專心吃了半個多小時,結果一下子就暈了過去。
所以按道理講,外公走得是沒什麼痛苦遺憾的。
遲筵小心翼翼地問著老人:“外公,您再想想您還有沒有什麼放心不下的?”
老人環顧了一邊家中各處的布置,最終調轉目光看向遲筵:“沒有,小筵也長大了,沒什麼放心不下的。你以後好好照顧自己,有個家,外公就放心了。”
遲筵情不自禁地再次紅了眼眶:“……那我試試送您走?”長時間滯留陽世將不利於往生,不是什麼好事。
老人點了點頭。
遲筵自然也會一些簡單的渡亡之法,他試著就在客廳中布了一個渡亡的法陣,做了一個送外公往生的儀式。老人就安安靜靜地在沙發上坐著。
遲筵隻覺得嗓子眼酸澀難當。外婆和母親相繼去世後,就是他和外公兩人相依為命,可是他卻不得不兩次送別最親的人。他閉著眼睛跪在法陣之前,每默念一句渡亡咒文就有眼淚滴在地板上,他不敢看外公的樣子,怕這種不舍和牽絆會阻礙老人往生。全部儀式做完後他徹底跪在地上,幾乎泣不成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