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上岸(2 / 3)

可能是查文斌為了顯示自己就是無聊,並不是懷念那隻蛤蟆,手拿著太陽輪不停地上下輕微晃動著,這種晃動是沒有節奏的,完全是隨心所欲。老王看得出來查文斌是故作輕鬆,原本也沒打算去戳穿。既然別人有心事不願意說,自己也不好去主動張口,便準備也閉目養會兒神,這裏睡覺實在是太舒服了。

“嘩!”一道明亮而刺眼的光一閃而逝,很刺眼。有多刺眼呢?看過電焊工用焊槍焊接時發出的那種亮光嗎?比那個還要亮,但時間確實極其短暫,甚至連查文斌都沒有覺察到,但是老王看到了。

“亮了,我看見它亮了!”老王叫道。

查文斌一臉茫然地看著興奮的老王不解地道:“什麼亮了?”

老王激動地指著查文斌手中的太陽輪叫道:“它亮了!太陽輪!”

查文斌低頭一看,這不在自己手上嗎?跟之前沒區別啊。瞅著老王那興奮勁,查文斌又正麵反麵地看了一會兒,暗淡無光的青銅哪裏亮了?

“是你眼睛花了吧,這玩意怎麼可能會亮,又沒燈泡。”

不可能,絕對不是自己眼花了,老王可以肯定,因為剛才那一抹亮實在太紮眼了,比鑽石還要耀眼。

“真的亮了,就剛才在你手上的時候。”老王不甘心地說道。

查文斌索性把太陽輪給了老王,說道:“不信你拿去看。”

老王在手中比畫了半天,確實沒動靜,他也隻好再次還了過去,閉上眼睛卻發現自己睡意全無,腦子中全是剛才那一抹亮。

查文斌接過這青銅疙瘩,準備塞回包裏去,就在他打開包袱的口子把青銅輪往裏麵送的時候,突然一個極其明亮的點猛地閃起,那亮度果真堪比鑽石。

可這亮光確實是一閃而逝,接下來又恢複了它本來平淡無奇的模樣,查文斌的腦海裏甚至想起了一個詞彙:流星。

“咦?”嘀咕了一聲後,他左看看右瞧瞧,沒什麼特別的啊,可是自己那會兒確實看見了,老王也說它亮了。

“老王,真的亮了。我看見了。”查文斌說道。

老王一聽,這眼皮子立馬就彈開了,移到查文斌的身邊叫道:“哪裏亮了?在哪裏?”

看來這東西發光是有節奏的,並不是時時刻刻亮著的,查文斌摸著腦袋說道:“現在又沒了,像流星一般一閃而過,白色的光。真是蹊蹺了,之前怎麼沒發現呢?”

接下來,兩人索性就把那東西擱在腿上,目不轉睛地盯著它,從前兩次發光的間隔時間來看也不過就一根煙的工夫,他們很期待下一次的來臨。

很多事情就是這樣,你想要得到的時候永遠不會得到,不經意間反而就會出現。整整一個小時過去了,他們兩人連眨眼都是輪換來的,生怕錯過了。

事實卻是很殘酷的,查文斌都覺得眼睛酸得不行了:“行了,我們兩個也別再看了,再看也不過是塊銅片片,該亮的時候還是會亮的,以後再說吧。”

老王還是有些不甘心,對於這塊東西他總是覺得很不簡單:“再等等吧,反正也還沒到地方。”

查文斌倒覺得不是這麼回事,首先這東西是青銅器做的並不具備發光所需的材質,自然界裏能夠自己發光的東西也就是螢石或者夜明珠,但無一例外都是持續性發光,唯獨隻有磷火才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發出那樣耀眼的光芒,難道這裏麵含有磷?

一塊年代久遠的青銅,就算是含有磷的成分,這麼多年下來和空氣的接觸也早該消耗幹淨了,什麼東西還能夠發光呢?

兩人開始思考起這個問題來,種種可能都被一一排除在外,還有什麼東西可以做到這樣?

老王沉思道:“自然的發光體諸如螢石都需要一個光源長時間地照明,吸收了光的能量才可以讓自身發光,而這個顯然不是的,文斌,我覺得我們還要換一個角度來想想,不能老從材質上看。”

那麼拋開自然發光,還有哪幾種可以發光的辦法呢?查文斌琢磨了一下,突然他恍如從夢中驚醒一般大叫道:“鏡子!老王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它不是自己在發光,而是反射呢?”

“反射?對,倒不是沒有這個可能,那趕緊試試。”

查文斌把青銅輪當作鏡子一般放在陽光底下,卻又一點兒反應也沒有,眼看這個推測即將要被推翻了。

“你再讓我想想,”查文斌說道,“我們稱它為太陽輪是從它的造型上判斷的,尤其是那五道光芒栩栩如生,既然是太陽,那麼就會發光,那麼光就是從中間的這個小圓點上發出的。那外麵這個圈是?”他看著手上這塊太陽輪,突然又想到了那個圓了。

如果說圓既是無極,也就是混沌,即為宇宙最開始的狀態。那麼這塊太陽輪,中間的位置是太陽,然後五根青銅竿圍繞著太陽和最外麵一層圓相接,是否可以理解為太陽是在宇宙的最中心?

對於古人的宇宙觀,這樣的理解已經很難得了。

查文斌就拿著那東西在太陽下麵反複地看。老王說道:“會不會是角度問題?”

“角度?”

“如果說它隻在某個特殊的角度才能反射呢?”

查文斌小心翼翼地捧著它,在陽光的照射下,緩緩地上下移動著,讓太陽輪每一個角度都有被太陽直射的機會。就這麼轉啊轉,當查文斌手上的青銅太陽輪到達了一個傾斜的位置時,突然一道極亮的白光閃起。老王和他都張大了嘴巴,太不可思議了。

這道光同樣是一閃而逝,在知道了大概角度之後,查文斌又慢慢地作著細微的調整,往回退了那麼一絲絲,一陣流光突然出現在了這上麵,如同黑暗裏礁石上照明的燈塔,是那樣白,那樣亮。

“果真是靠反射的!”查文斌說道。在接下來的幾次測試中,他們發現隻有一個角度可以反射出這種光,而且極難調整,往往剛剛對準角度之後,就又沒了。這是一件極其微妙的東西,哪怕是人的呼吸和脈搏的跳動都足以讓它偏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