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攝魂草(1 / 3)

查文斌的身子還是挺虛的,隻能不斷地提醒他們小心一點,因為此時他手上的羅盤指針晃動得一刻也沒有停,這不是好的兆頭!

也不知這兒有多少年沒有人來過了,這條盤旋而下的石路上不時有散落的石塊,看樣子都是後來跌落的。一股淡淡的異香陣陣湧入他們的鼻孔,越往下這股莫名的香味便越發濃烈。

他們終於在一座巨大的木台前停住了,而從小家裏就是幹木工活的卓雄一眼便認出了這是桑樹的木料。全都是三人合圍粗細的桑樹,被截成了一段段的,像積木一般搭建起來。

單不說這些桑樹為何會如此巨大,他們在入口處便見到了三棵,用多少人力才能把它們運送進來並且碼成這樣,這在沒有機械化的過去簡直就和登天一樣難。

“這是槨嗎?”老王幾乎是用顫抖的聲音在問,這輩子他也下過不知多少墓了,年代也是從殷商開始縱穿到了民國,王侯將相的也見過,達官貴人的也摸過,就連傳說中的黃腸題湊跟這個比那也幾乎是不堪一提啊。

要說長沙馬王堆辛追漢墓的槨夠大,那麼這個就足足是它的兩倍!

更為難得的是,在這種四麵環湖的潮濕環境裏,木材不僅沒有腐爛的跡象,在超子輕輕抹去外麵一層淡淡的灰燼之後,反而還栩栩如生,就如昨天剛放進來一般。這些粗壯而簡約的木料之間緊密得連刀片都插不進,是有如何技術的木工才能做到這一點啊?

在這座巨大的槨上,一株黑色的蘑菇從中生出,說不出的詭異。

查文斌決定先不去動它,還是從周邊開始找找,看看能不能找到一點兒其他有價值的線索。如此規模的地上建築群和宏偉的地下世界,總該留下一點線索,比如用來歌功頌德的石碑或是描述當年的壁畫,這些東西才是他要尋找的目標。

這兒的麵積也不過大半個足球場大小,四四方方的,完全是人工在這片布滿竹林的島嶼上掏出了這樣一個空間,而那具槨就占據了一半,他們很容易地便繞著這具槨走了整整一圈,不大的空間裏,一眼便可掃過每一個角落。

但是結果往往是與想象相反的,偏偏有人願意留下一座空蕩蕩的地宮讓大家去猜。

他們在驚歎著古人無與倫比的創造力的同時,卻連最簡單的文字和壁畫都沒有發現,這兒隻是一個空蕩蕩的石室,甚至連地宮都算不上,更別說陪葬品了。

再次回到原點,一群人看著這座隻能用雄偉來形容的巨大木質結構體,也一時間不知該從何下手。雖然看不出有鉚釘連接,但就憑借這種體積的木料,那也不是普通盜墓賊能搞得開的。這兒最有經驗的莫過於老王了,他也沒了主意。

到了這個鬼地方,這還是頭一次接觸到能夠一窺曆史的東西,更何況,他們是來找東西的。按照中國人的習俗,死後必定會把生前最貴重的東西帶進地下,所以他們會千方百計地設置各種防盜墓手段,若當真把這兒當成一座陵墓來看,那手筆在曆史上恐怕已無人能及了。即使是秦始皇,他也不能設置如此大的外圍和那些處處要人命的陣法。

查文斌的身子還是挺虛的,隻能不斷地提醒他們小心一點,因為此時他手上的羅盤指針晃動得一刻也沒有停,這不是好的兆頭!

也不知這兒有多少年沒有人來過了,這條盤旋而下的石路上不時有散落的石塊,看樣子都是後來跌落的。一股淡淡的異香陣陣湧入他們的鼻孔,越往下這股莫名的香味便越發濃烈。

他們終於在一座巨大的木台前停住了,而從小家裏就是幹木工活的卓雄一眼便認出了這是桑樹的木料。全都是三人合圍粗細的桑樹,被截成了一段段的,像積木一般搭建起來。

單不說這些桑樹為何會如此巨大,他們在入口處便見到了三棵,用多少人力才能把它們運送進來並且碼成這樣,這在沒有機械化的過去簡直就和登天一樣難。

“這是槨嗎?”老王幾乎是用顫抖的聲音在問,這輩子他也下過不知多少墓了,年代也是從殷商開始縱穿到了民國,王侯將相的也見過,達官貴人的也摸過,就連傳說中的黃腸題湊跟這個比那也幾乎是不堪一提啊。

要說長沙馬王堆辛追漢墓的槨夠大,那麼這個就足足是它的兩倍!

更為難得的是,在這種四麵環湖的潮濕環境裏,木材不僅沒有腐爛的跡象,在超子輕輕抹去外麵一層淡淡的灰燼之後,反而還栩栩如生,就如昨天剛放進來一般。這些粗壯而簡約的木料之間緊密得連刀片都插不進,是有如何技術的木工才能做到這一點啊?

在這座巨大的槨上,一株黑色的蘑菇從中生出,說不出的詭異。

查文斌決定先不去動它,還是從周邊開始找找,看看能不能找到一點兒其他有價值的線索。如此規模的地上建築群和宏偉的地下世界,總該留下一點線索,比如用來歌功頌德的石碑或是描述當年的壁畫,這些東西才是他要尋找的目標。

這兒的麵積也不過大半個足球場大小,四四方方的,完全是人工在這片布滿竹林的島嶼上掏出了這樣一個空間,而那具槨就占據了一半,他們很容易地便繞著這具槨走了整整一圈,不大的空間裏,一眼便可掃過每一個角落。

但是結果往往是與想象相反的,偏偏有人願意留下一座空蕩蕩的地宮讓大家去猜。

他們在驚歎著古人無與倫比的創造力的同時,卻連最簡單的文字和壁畫都沒有發現,這兒隻是一個空蕩蕩的石室,甚至連地宮都算不上,更別說陪葬品了。

再次回到原點,一群人看著這座隻能用雄偉來形容的巨大木質結構體,也一時間不知該從何下手。雖然看不出有鉚釘連接,但就憑借這種體積的木料,那也不是普通盜墓賊能搞得開的。這兒最有經驗的莫過於老王了,他也沒了主意。

到了這個鬼地方,這還是頭一次接觸到能夠一窺曆史的東西,更何況,他們是來找東西的。按照中國人的習俗,死後必定會把生前最貴重的東西帶進地下,所以他們會千方百計地設置各種防盜墓手段,若當真把這兒當成一座陵墓來看,那手筆在曆史上恐怕已無人能及了。即使是秦始皇,他也不能設置如此大的外圍和那些處處要人命的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