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從容麵對自己的選擇(1 / 1)

在每個人的麵前都蘊藉著一個曠世亙古的真理:人生的目標是什麼,我應該怎麼活,對於這些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世間的一切都是從選擇開始,並最終決定於選擇,選擇決定了人生的走向。

似乎不用解釋這個命題,學習必須選擇專業,工作必須選擇單位,成家你要選擇對象,處事你要選擇策略,速達目的地你要選擇捷徑,即便是當股民,入市第一要意也要選擇個好股。所以說人生萬事,是不是都與選擇不可分呢?

年輕人的選擇,無論在頻率還是在方位上都是最雜的。因為人生剛剛開始,許多都還是空白人的一生中,有許多選擇。有大選擇,也有小選擇,而對於許多人來說,人生關鍵的選擇就是那麼幾次。

人總免不了死,這是規律。對死亡方式的選擇,每一個人也都有自己相對的權利和自由。但是,選擇的不同,會出現截然不同的生命效果。前不久,某大學一撥畢業生在京聚會,一位小姐頗引人注目。這不僅僅因為她修長的身材,具有南方女子風格的秀氣與靈性,而是在座的許多男人對她都特別殷勤。不知是出於嫉妒還是一種逆反心理,某位男士有意回避她的問話,她沒有在意,也沒有吃什麼,隻是靜靜地坐了一會兒,就微笑著離座而去。

她的身影從門口消失,可那位男士的眼前依然閃現著這個小姐臉上那不同常人的微笑。他問帶她來的那位校友,他悄聲告訴他:她是他們公司聘用的銷售部經理,幾個月前查出胃癌晚期,做了胃全切手術。這幾天,又發現癌細胞轉移了。下午她剛剛從醫院化療回來,她聽說校友聚會,非要來湊湊熱鬧。

那位男士聽後感到吃驚,一個女子,麵對人類尚不能攻克的絕症,麵對常人看來已經等待死亡的生命,卻顯得那麼寧靜和安然。他終於明白了,許多相識者對她的“殷勤”,飽含著對她的一種怎樣的尊敬與關懷。

這也是一種選擇,但這種選擇才是對生命的珍視。人在這個世界上畢竟是短暫的,但是短暫的生命有的人可以給人留下長久的回憶,而有的人就是灰飛煙滅、過眼浮雲。這是選擇的結果,也是選擇的辯證法。

當社會供求關係發生傾斜的時候,社會上學理工科特別吃香起來。家長拚著老命把孩子送進理工科輔導班,考大學選擇專業,根本不考慮孩子的愛好和興趣,通通被家長推上理工科這座獨木橋。他們認為這種選擇才是明智的選擇。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如果上升到社會意義,他們會說,隻有科學才能救國。這話從發展經濟的角度來說有一定道理,但是絕不能認為隻要有了科學,明天就一定是光明的。

據日本警方的調查,在日本地鐵中不斷施放毒氣的邪教奧姆真理教的骨幹,全部都是日本名牌大學理工科的高材生,沒有一個是學習人文科學的學生。由於沒有精確地統計,我們無法對學文科和學理科的犯罪率進行比較,也許這日本的奧姆真理教是一個例外。然而,曆史上曾出現的荒誕行為,卻可以從一個側麵來證實這一現象不是個別的。

當年德國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的德國科學家像大多數人一樣,興高采烈地響應德國皇帝的戰爭號召,93名德國最傑出的科學家甚至還聯名發表了一篇《告文明世界書》,說服全世界人民向德國皇帝投降。

當時住在柏林的愛因斯坦百思不得其解,他被同事們的愚蠢所震驚,他認為必須出來伸張正義,就和一位朋友起草了呼籲世界和平的《告歐洲人書》。然而,這份義正辭嚴的宣言卻隻有四位教授簽名。

這些智慧的大腦究竟缺乏了什麼?有人認為:智慧有善惡,知識無好壞,而這些科學家們沒有學會分辨智慧的智慧,沒有掌握支配知識的知識。當然,這也許是教育細化的悲哀,而不是科學本身的過錯。但這其中絕離不開人的選擇。

當有人選擇了計算機專業,他會利用計算機不斷擴展人類利用電子科學的能力,使人類的大腦得到更充分的拓展。但是,也有人利用計算機向人類的文明挑戰,不斷出現的計算機病毒在無情地扼殺人類的勞動,利用計算機網絡把黑手伸進銀行係統來攫取人類的財富。這說明,同樣是武器,它可行善也可施惡,關鍵在於選擇。

選擇即是智慧。你怎樣選擇就會怎樣塑造人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