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親王在宗室中算得上是德高望重,率先這樣表態,愛新覺羅家的後代們自然也不甘落後,莊親王胤祿,果親王弘瞻、和親王弘晝、怡親王弘曉等人紛紛出列附議,也表示願意代表宗室接回蘭馨。而弘政、弘旺等人看見皇上是真心想要接回孩子,自然也出列謝恩表態。乾隆很滿意地看著朝臣的反應,自家人始終是維護自家人的。

“皇叔您年事已高,此去蒙古路途遙遠,您的身子要緊,這事兒還是交給小輩們去做。”乾隆的稱呼一改,下麵的人頓時明白了,這事兒皇帝自己都歸成了自家的家事了,許多大臣立即作石化狀扮雕塑,當自己不存在。有人也慶幸剛才自己沒開口反對。

“侃布那邊朕立即派人通知。弘晝、弘瞻,這件事由你們牽頭,弘政,在家裏選一個合適的人跟著一起去接回你二姐的女兒。現在兆惠人在西北,朕會立刻通知他為你們護衛,保證路上的安全。嶽禮,作為碩王爺,你也該出去看看了吧,這次,你就跟著一起去。傅恒,此去蒙古,你也隨隊,朕還有事情交代你去做。內務府立刻準備孩子的衣物用品,在上三旗的包衣中選出教養嬤嬤,一切事務必須稟報朕,待朕親自審過之後再向太後她老人家稟告。”“遵旨!”滿朝大臣包括皇親在內都沒有想到乾隆如此重視此事,就連奴才都要求隻能在上三旗中挑選,至於傅恒,大家心裏清楚,這是皇帝在為自家小舅子進入軍機處做準備,胤裪等人因為能夠接回蘭馨,也就不計較此事了。

太後和玉嫻在聽說了此事之後都非常高興,後宮之中一片嘩然,各宮心思不同,這孩子回來後擺明就是要記在某位娘娘名下的,皇上如此興師動眾,也說明這孩子的受寵度有多高。宮外的宗室各家也是各自打著小算盤,特別是有和蘭馨年齡相近的兒子的,更是做了長遠的打算。碩王爺自然是得意洋洋,自家兩個兒子,特別是大兒子,自小聰慧,這次皇上派他去,莫不是有意於皓幀?不過這個想法他也隻能在心中想想而已,要是被履親王等人知道了,還不一巴掌拍死他。

十日後,這支由皇親宗室組成的隊伍正式啟程前往蒙古巴林部。不久後,太後從胤禟第六子棟喜手中接過了這個身份特殊的孩子。看著蘭馨熟睡的臉,太後淚如雨下,作為母親,深知沒有娘又不受父親重視的孩子會受多少苦難,更何況是在皇家,太後似乎似乎想起了當年的種種,隻是不住感歎,孤身漂泊在外的孩子終於回到了家。

乾隆下旨,蘭馨年幼,暫時交給嫻貴妃撫養,等她再大點,再作安排。宮中再次掀起一陣波瀾,雖說隻是暫時由嫻貴妃撫養,可按照以往的慣例,這事兒□□不離十就這樣敲定了。眾人都以為這個孩子會記在皇後名下,畢竟這是天家骨血,四大妃子中漢妃肯定是沒有資格的,要麼一幫宗室老爺不跳起來才怪。而愉妃出身不及嫻貴妃,可嫻貴妃又不受寵,大家都不明白為什麼會讓嫻貴妃來撫養蘭馨。

皇後心中清楚,養心殿一夜之後皇上就在朝堂上提了此事,這說明此事和嫻貴妃有莫大的關係,自從慧賢去世後,令嬪得寵,讓長春宮也成為了皇帝經常留宿的地方,所以她並不著急,子嗣遲早會有。而以履親王為首的宗室親王在乾隆的提示下多少了解一些此次蘭馨回來的□□之事,對於玉嫻,自然也是很有好感的,再加上玉嫻在先帝去世之前唯一留下的人,多少也說明玉嫻的身份特殊。更何況,宗室的長輩們都知道玉嫻從小被先皇後接到身邊撫養,經常出入雍王府的王公大臣們可以說是看著玉嫻長大的,對她自然也很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