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出宗室的冷麵皇帝?這樣的胤禛讓永璋很陌生,他完全沒法將眼前這個人和此前發作弘曆的那個人聯係在一起。就因為十三叔,蘭馨,還有小十一與小十二,他們才是你牽掛的人,才是你喜歡的孩子,所以你才會有那樣的溫柔表情對不對?因為我不是你喜歡的兒子,所以對著我,你永遠隻有歎息和嗬斥?為什麼就那麼討厭我?若是討厭我,為什麼當初還要生下我?老天為什麼還要讓我在“永璋”的身上重生,再去體會一次不公平的待遇?皇阿瑪,是不是不管我怎麼做你都不會喜歡我?可是對著這張臉,永璋又無論如何都發不起脾氣,想著玉嫻的枉死,永璋覺得心裏異常難過,按捺住脾氣,給胤禛和胤禩行了禮退出了坤寧宮。
胤禛有些愣愣地看著永璋遠去的身影,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怎麼做才能讓這個孩子明白他的心情,自古皇家無親情,他們那一代殘酷的奪嫡之爭,讓他已經受夠了兄弟之間的爾虞我詐,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們也陷入這樣無情的爭鬥中,上一世,他確實不知道應該怎樣將自己的感情傳達給孩子們,隻能一方麵給他們選擇良師,另一方麵通過對他們嚴厲的要求來避免這一切都發生,可就是因為這樣的嚴格與苛求,讓弘時和他越走越遠。在幾個孩子中,要說性格,弘時是和他最像的一個,自卑且驕傲著,這樣矛盾的個性也注定他沒法接受自己對他的嚴格要求。當自己登上皇位,坐擁天下,在他們父子之間,更隔著一個“君”字,皇阿瑪,先是皇,再是阿瑪,先是君臣再是父子,而這種地位的變化,也讓他們父子反目,胤禩的拉攏是一定的原因,可他知道,真正的原因還是在他們父子身上。
想到這裏,胤禛的眼神有些黯然,這一世的重生,在玉嫻的身上,接收了她對子女的教育的全盤記憶之後,胤禛忽然有些明白自己上輩子錯在哪裏。其實,上一世,在弘暉和弘昀相繼去世後,他對弘時是寄予了很大的希望,那時候弘曆還未出生,他把自己的心血全部投在弘時的身上。就像玉嫻在十二還未出生之前,把自己所有的經曆都投入到對蘭馨的教育上,對蘭馨的成長寄予厚望。可不同是他們兩人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態度。玉嫻對於蘭馨來說,既是嚴師又是慈母,不但將自己當年教她的那些東西毫無保留的全部教給了蘭馨,並且給了從小失去母親的蘭馨應有的母愛,無論弘曆對蘭馨的態度怎樣,玉嫻對於蘭馨,始終保持著一個母親應有的態度,從不借她爭寵,所以蘭馨對玉嫻,既有對師傅的尊敬,也有孩子對母親的愛。而弘時呢?首先弘曆的出生無論對於弘時還是對於李氏都是一個刺激。李氏,出身於漢軍旗的身份注定比鈕祜祿氏低了一頭,她對弘時的愛摻雜著自己的私心,而自己在長期習慣於冷漠和淡然後,對弘時的愛表現出來的就是嚴厲和苛求,年幼且敏[gǎn]的弘時沒法承受這樣的父愛,對於他來說,這樣的父愛就是一種負擔,是一種痛,對於父親,他隻有畏懼。而自己呢?對於弘時不能體諒自己的用心良苦而惱怒,對他為胤禩求情而憤恨,父子之間的裂痕越來越大,到了最後徹底反目不可彌合。也許,這樣的事放到普通家庭,不過是嚴格的父親與處在反叛期的兒子之間小小的矛盾,可是在皇家,就被無限放大,最終成為不可挽回的悲劇。弘時,皇阿瑪已經知道錯在哪裏了,可是,你是否又能理解皇阿瑪的心情呢?多少次午夜夢回,胤禛他會夢到自己一個人坐在高高的龍椅上,兄弟們跪在腳下,然後一個個默默地離去,無論他如何呼喚,也沒有人回頭,就算是十三弟,盡管他用手抓住了,可夢中的十三弟也是笑著看著他,身子穿過他的手,慢慢淡去,弘暉、弘昀、弘時……孩子們也是看著他慢慢地消失,沒有人知道那時他的心中是怎樣的痛。得到了天下又怎樣,坐到了龍椅上又怎樣,作為君王,他注定就隻能是孤家寡人,承受那高處不能承受的寂寞與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