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專門研究過中國推廣省柴灶的經驗,將其視為一項非常偉大的事業。
蘇昊前世就是一個喜歡學習新鮮事物的人,在農村的時候,他曾經專門向推廣省柴灶的技術人員學習過相關的知識,如今一看自家的灶,自然就明白其中的問題所在了。
有關這些知識,蘇昊自然無法向楊根娣解釋,以他對楊根娣的了解,他知道,如果自己提出要給家裏打一眼新灶,楊根娣肯定是會堅決反對的。這其中既有對他的技術的不信任,也有心疼他、不樂意讓他幹活的成分。
想明白了這些,蘇昊也就不再說什麼了,他一邊燒火,一邊和楊根娣聊著一些閑天,母子倆有說有笑,倒也開心。
陸秀兒揀柴回來,楊根娣也已經把飯做好了,用三個大海碗盛出來,擱在堂屋的八仙桌上,一家三口,一人一碗。至於下飯的菜,則是一小碟豆鼔和兩塊黴豆腐。
“快吃飯吧,你不是說餓了嗎?”楊根娣看著蘇昊說道。
“你們的粥怎麼是這樣?”蘇昊看看自己的碗,又看看楊根娣和陸秀兒的碗,眼睛有些澀澀的感覺。
晚上吃的是青菜煮稀飯,蘇昊的碗裏,是稠稠的米飯粒,而楊根娣和陸秀兒的碗裏,則大多是菜葉,零星地能夠看到幾粒米而已。其實,以往家裏吃飯都是如此,在那個秀才蘇昊看來,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根本就不足掛齒。但現在這個蘇昊卻完全不能接受這種對自己的照顧,自己一個大男人吃稠的,母親和妹妹吃稀的,這還能叫人嗎?
“昊兒,你要念書,費腦子,要吃飽一點,我和秀兒少吃點沒事。”楊根娣解釋道。
“你就吃吧,哪天不是這樣的?”陸秀兒也酸溜溜地說道。
蘇昊端起碗,不容分說,把自己碗裏的飯粒撥了三分之一到楊根娣的碗裏,又撥了三分之一到陸秀兒的碗裏。楊根娣和陸秀兒都被他的舉動給驚呆了,好半天,楊根娣才說道:“昊兒,你……”
“媽,你和秀兒在田裏做事,消耗大,更應該吃飽。以後,咱們一家人吃飯,要飽就一起飽,要餓就一起餓。”蘇昊說道。
“傻孩子。”楊根娣也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傷心,她有心把蘇昊剛剛撥給自己的飯粒再撥回去,但蘇昊眼睛裏那堅定的神色,讓她遲疑了。
“媽,兒子過去不懂事,好吃懶做,讓你和秀兒受苦了。你放心,從現在開始,我會脫胎換骨的,我發誓,一個月之內,我一定讓你們能夠吃香的、喝辣的,絕對不會再讓你們挨一天餓!”蘇昊對著母親鄭重地承諾道。
第006章修灶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楊根娣和陸秀兒挑著桶出門去了,她們要到離村子幾裏地以外的一口已經快要幹涸的山塘去挑水回來澆地。蘇昊有心和她們一起去,但掂量了一下自己的身子骨,知道這不過是一個美好的心願而已,要想付諸實施,還差得挺遠。可憐他一個17歲的大小夥子,力氣還不如陸秀兒大,挑一擔水別說走幾裏地了,就是從村口走回家,都得灑掉一大半。
田裏的活幹不了,蘇昊便開始琢磨家裏的那口灶了。關於如何打造一口省柴灶的技巧都在他腦子裏裝著呢,當年農業部設計的這種灶,本來也是為了向農村進行推廣的,所以技術上並不複雜,隻要掌握幾個要領就能夠做出來了。
蘇昊首先來到了打井的現場,他看到井位旁邊有幾堆燒過火的痕跡,知道工匠們是挑燈夜戰,幹了一個通宵。他來到謝長發的麵前,問道:“謝師傅,井下的情況怎麼樣?”
謝長發滿麵倦色,但情緒卻十分高昂。見到蘇昊,他連忙作揖行禮,答道:“秀才郎,你指的井位真的很準。現在我們已經挖了30尺,已經見到濕土了。以我的經驗,這口井肯定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