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節(1 / 3)

,不是我老黃吹牛,這全縣打井,就數我老黃這一隊成績最好了,這可是韓大人都專門誇獎過的。”

蘇昊此前倒也聽其他隊的役吏說起過黃二苟這邊的成績,隻是不太了解詳情,他笑著問道:“你這隊的成績,能好到什麼程度?”

黃二苟道:“我一共打了22口井,出水的有12口,打廢的隻有10口,就是打廢的這些,也不是一點水都沒有,隻是水量不夠大罷了。”

“這個成績的確非常不錯了。”蘇昊道。22口井能夠有12口出水,這在蘇昊指點各隊打井之前,的確算是最好的成績了,但如果與蘇昊勘井的成績相比,還有一些差距。當然,蘇昊知道自己依仗的是領先於時代幾百年的科技知識,所以對黃二苟隻有讚賞,而沒有看不起的意思。

“黃典吏,這口井現在打到多深了?離出水還有多遠?”蘇昊問道。

“回先生的話,這口井現在打到40尺了,估計再打20尺,就能見水了。”在一旁的打井工頭汪乞答道。

“哦,那我下去看一眼吧。”蘇昊說道。

黃二苟連忙勸阻:“師爺,這井下挺髒的,你就不必辛苦了吧。”

蘇昊道:“我到此處,是奉韓大人之命來指導選井位的,不看看地下的構造,井位就很難選準。黃典吏不必擔心,我在前麵那些鄉村,下過的井也有上百口了。”

“原來如此,那小人這就給師爺安排。”黃二苟道。

井下在挖土,隨時要用轆軲把挖出來的土吊到地麵上來倒掉。黃二苟到井邊吩咐了一聲,便有小工給蘇昊拉過來一個空的吊籃,讓蘇昊坐進去,然後搖動轆軲,把吊籃放入了正在施工的水井。

蘇昊與在別處一樣,坐在吊籃裏,舉著鬆明,從上往下地仔細觀察著井壁上顯露出來的土層和岩層,在紙上做著記錄。待到從井下回到地麵時,他的臉色顯得有些嚴肅了。

“老黃,這口井,有點夠嗆啊。”蘇昊對黃二苟說道。

“夠嗆?什麼意思?”黃二苟吃驚地問道,“師爺,剛才你不是還說這個井位選得不錯嗎?”

蘇昊指了指前麵的山,對黃二苟說道:“剛才我是從地形來看的,這個地形的確是一個儲水構造。但剛才我下到井下去,看到井下的岩層結構和地麵上表現出來的不太一致,我懷疑,在這前麵應該有一個斷層,把水給阻住了。如果真是如此,再打下去,恐怕也不會有水的。”

“這怎麼可能?”黃二苟有些不信的樣子,同時扭過頭,向坐在不遠處的一個壯漢看去。

“兀那書生,你剛才說什麼呢?”那壯漢一直都在聽著這邊的動靜,看到黃二苟的目光向他投來,便站起身來,走到蘇昊麵前,傲漫地問道。

“敢問兄台怎麼稱呼?”蘇昊不知對方何許人也,倒也不忙著說什麼,而是先拱拱手,向對方請教名姓。

那壯漢大大咧咧地說道:“我就是本村的,鄉下人,沒什麼稱呼不稱呼的,倒有個名字,喚叫鄧奎。”

“哦,原來是鄧兄。”蘇昊客氣道,“適才小弟跟黃典吏說,這個井位有可能打不出水,鄧兄有何高見?”

這就是蘇昊的做人態度了,他是一個謙和的人,尤其是對那些地位低下的農民、工匠等,態度更為恭敬。這鄧奎雖然來勢洶洶,頗有敵意,但蘇昊還是打算先禮後兵,所以言語之間沒有任何不遜的意味。

鄧奎聽蘇昊說得客氣,也不便發作,隻是從鼻子裏冷冷地哼了一聲,說道:“書生,我看你也不過十幾歲的年齡,莫非你也會看風水?”

蘇昊道:“不好意思,小弟的確學過一些風水學說,所以受知縣大人之命,前往各鄉協助勘井。以小弟之見,這口井,八成是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