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節(1 / 3)

役們都收這樣的錢,但蘇昊作為一個新人,如果直接就接受了這個潛規則,難免會讓韓文心裏有些疙瘩。思來想去,他決定以退為進,主動交代收了35兩銀子,如果韓文要收走,那就讓他收走,自己權當是少拿了一些。據他估計,韓文更大的可能性是借花獻佛,直接把這些錢就賞給他了。

韓文看到那些銀子,先是愕了一下,隨後與方孟縉交換了一個眼神,然後說道:“縣衙的吏役下鄉時收受百姓的孝敬錢,本縣也偶有耳聞。對於這樣的歪風邪氣,本縣一向是十分痛恨的。改之能夠把這些錢主動上交,吾心甚慰,這說明改之能夠出汙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本縣果然沒有看錯你。”

蘇昊道:“學生替大人當差,有自己的薪俸,像這樣不清不白的錢,學生是斷不敢收的。雖說這些錢收了也無人知曉,但聖人曾教導我等,要日三省吾身。學生雖不才,聖人教誨卻是不敢或忘的。”

三省吾身這話,是曾參所言,曾參在明代被稱為“宗聖”,也算是聖人之一,所以蘇昊這話不算說錯了。

韓文和方孟縉都是老油子了,對於蘇昊的話,他們自然不會全信。不過,蘇昊能夠做出這樣的姿態,也足夠讓他們覺得滿意了。韓文把自己先前拿出來的20兩銀子和蘇昊交上來的銀子放在一起,對蘇昊說道:“你交上來的銀子,本縣就收下了,以全你清廉之名。現在這些銀子是本縣賞給你的,加上知府大人賞你的銀子,你都拿上吧。”

“謝韓大人。”蘇昊心中暗爽,臉上卻是一副嚴肅的表情。聖人言,君子受財,取之還要道貌岸然,說的就是蘇昊這種情況了。

把錢的問題解決了,韓文讓蘇昊在一旁坐下,然後問道:“改之啊,現在打井的事情已告結束,據布政司的通報,前幾日贛江上遊山區已經降下甘霖,這一輪旱情估計很快就要結束了。下一步,你有何打算啊?”

“學生願聽韓大人安排。”蘇昊說道。

韓文道:“本縣聘你為工房師爺,本是為打井一事而來。如今打井已經結束,本縣想繼續留你,仍替本縣掌管工房,你意如何?”

“多謝韓大人垂青,學生願為韓大人效勞。”蘇昊道。

“那這事就這麼定了。”韓文點點頭道。

蘇昊在打井中的表現,讓韓文覺得非常欣賞,早已存了將其招攬到手裏長期使用的念頭。範淶在信中也提到了這一節,這就更堅定了韓文把蘇昊留下的決心。韓文知道,蘇昊擅長的,絕不僅僅是打井一項,像他搞出來的省柴灶,目前在縣裏推廣的情況就非常樂觀。如果蘇昊能夠持續地為縣裏出一些好點子,那麼韓文的政績就有保障了。

“改之啊,你既然答應繼續留任工房師爺,那麼對工房的事務,可有何打算啊?”方孟縉在一旁問道。

第056章水利是農業的命脈

“目前打井的事情已經接近結束,今年的旱情預計不會對我縣的農業帶來嚴重影響。不過,學生認為,今年這場旱情,應當成為一個深刻的教訓。聖人雲: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如果我們平常不注重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那麼遇到水旱災害,再臨時抱佛腳,就來不及了。”蘇昊侃侃而談。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方孟縉撚著胡子輕輕地重複道,“這話說得好啊。隻是……改之,這話是哪位聖人所言,老夫怎麼從來也沒有聽說過啊?”

你聽說過就奇怪了,除非您老也穿越一回,蘇昊在心裏揶揄道。他也是說得順口,把最高指示當成聖人言論拿到明朝來說了。對於方孟縉的質疑,他也不做解釋,隻是嗬嗬一笑,說道:“這是學生看的閑書上所言,學生覺得雖非孔聖所言,但其中的道理還是值得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