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節(1 / 3)

己開的煤窯,正常情況下一年的紅利也就是三四百兩銀子,按三十抽一,隻能拿到10兩左右,額度並不大。這筆抽頭的錢,用後世的術語來說,就是績效工資,是為了提高硐頭的工作積極性而設置的。

蘇昊這些天也了解了一下明朝的工資標準,一般稍微有點技術的工匠,一個月的工錢是1.5兩銀子,一年是18兩。喻複陽的角色屬於工頭,身兼技術和執行二職,工錢拿到普通工匠的5倍,倒也不算離譜。

蘇昊所長,僅僅是勘測煤礦而已,具體到煤井如何開掘,尤其是如何利用明代的技術來進行開掘,他就不太懂了,這些事必須是找專業人員來做才行。這趟出來之前,他就有這樣的打算,準備招募一些小煤窯的工頭和工人為己所用,喻複陽不過是他看中的第一個目標而已。

“你開的這個價錢,倒也算合乎情理。不過,我還是得先看看你的手藝再說。”蘇昊答道。

聽到蘇昊說對自己的技術還不信任,喻複陽可有些急了。他拍著胸脯說道:“蘇師爺,我不知道你見過多少打井的匠人,要說在咱們豐城縣,手藝比我更好的,我不敢說沒有,最多一個巴掌就能夠數得過來。你如果不信,可以去看看我們正在采的這口井。”

蘇昊點頭道:“我也正有此意。”

“那我們就走吧,就在前麵不遠處。”喻複陽說道。

一行人在喻複陽的帶領下,來到了正在開采的那口煤窯跟前。這些人,包括蘇昊和陳觀魚在內,都沒有如此近距離地看過明朝的煤窯,所以有些奧妙之處,還需要喻複陽給他們講解。

明代的煤窯,大致分為豎井和橫井兩種。豎井是在煤藏的上方向下垂直打一口深井,一直通到煤層。橫井則是針對煤層埋藏較淺的情況,從山邊打一條水平或者略向下方傾斜的巷道,一直通到煤層。

無論是豎井還是橫井,在挖到煤層之後,就要轉向水平方向,順著煤層的分布開始挖掘。為了避免大麵積的采空,挖煤是沿著一條一條的巷道進行的,每個采掘工作麵稱為膛、茬口、窩、尖、掌子麵等等。當年的采礦技術,已經能夠挖掘近100米深的礦井,水平延伸的巷道最長可達一兩裏。

喻複陽擁有的這座煤窯,采取的就是豎井挖掘的技術,井深60米,井口直徑2米多,架著一座碩大的轆軲,用於從井下往上提取挖出來的煤炭,以及工人的出入。在洞口,眾人還看到了七八根粗大的毛竹,下端伸入井內。探頭看去,依稀可見毛竹的末梢又連著其他的毛竹,一根續一根,一直通到黑漆漆的井底。

“這些毛竹是做什麼用的?”馬玉首先發問了,這個充滿好奇心的秀才,對於一切未知的東西都十分有興趣。

喻複陽非常嚴肅地答道:“這些毛竹是用來清除井下的穢氣的,這些穢氣可傷人,若不排出,工匠下井會有生命之憂。”

蘇昊當然知道喻複陽說的穢氣,其實就是井下的瓦斯氣。這些毛竹都是打通了竹節的,像是管道一樣,伸入井下,可以把瓦斯氣排出來。不過,這種排氣的方法效率有多高,就另當別論了。想來,這口井應當屬於低瓦斯井,否則僅僅靠幾根毛竹管道來排瓦斯,是遠遠不夠用的。

“我下井去看看。”蘇昊對喻複陽說道。

喻複陽連忙阻攔:“蘇師爺不可,這井下可不比尋常地方,沒有下慣井的人,可萬萬不敢隨意下去。”

蘇昊笑道:“老喻,說句你不愛聽的話,我在井下呆過的時間可能沒你長,但要論下過的井,我比你多10倍也不止了。上個月我受知縣大人之命,在全縣打井抗旱。像這樣的井,下過豈止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