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羅山腳下這些窮人之後,他實在無法想象出來,更窮的地方會是什麼樣子。
郝彤道:“我打聽過了,這富源村的百姓,隻是田地少,但他們平常可以上山砍柴,挑20裏路就有集市,一擔柴能賣到20幾文錢,換得六七升米。趕上運氣好,在山裏能夠獵得一頭野豬,到集市上能夠賣到1兩多銀子,全家就可如過年一般。可是在那雲南邊境,周邊百裏都是蠻荒之地,邊民們有東西也無處交易,日子豈不是更苦?”
“倒是這個道理。”蘇昊道,“那你們在那邊駐紮,也吃了不少苦頭了吧?”
郝彤笑道:“還好吧,鄧總兵雖然脾氣暴躁,但愛兵如子,在吃喝一事上,倒不曾虧欠過士卒的。我們在當地募的兵,因為感念鄧總兵讓他們吃上了飽飯,所以上陣時勇敢異常,把我等江西兵反而給比下去了。”
“貧困地區出強兵,這倒是一個有意思的事情。”蘇昊說道。
第114章水庫壩址
勘輿營在富源村休整了一天,第二天便開拔前往山中,去勘測整個羅山地區的地形。
水庫的攔水壩,選址並不複雜,不外乎就是在富水的幹流上選擇一個地基比較穩定的隘口。屆時用混凝土修起一道水壩,再裝上水閘,就萬事大吉了。但水庫的其他地方,還需要進行周密的勘測,要注意整個庫區有沒有其他的缺口,蓄水位以下的地方,有沒有溶洞和其他可能導致漏水的地形。
這項勘測的工作量非常大,需要測出整個河穀地區坡度、高差,以便計算哪些地區在未來會處於淹沒區,哪些地方需要修築副壩攔水。蘇昊把整個勘輿營拉到羅山來,就是來幹這些工作的。當然,勘輿營的士兵們也會在這項工作中得到全麵的鍛煉,從而真正掌握進行野外測繪的技能。
出發之前,蘇昊請了村裏的幾位老人把羅山的全貌認真介紹了一番,又根據他們所說的情況,繪製了一張草圖。隨後,便按著草圖把羅山區域切成十幾份,每份分配給一個勘測小組。每個勘測小組都包括了一名書院的生員和七八名勘輿營的士兵,裝備著全套的測繪儀器、標杆、帳篷等物。
各勘測小組在營地前集合,準備出發。無論是生員還是士兵,每個人的臉上都流露出興奮的神色,覺得自己馬上要去做一件非常偉大的事情。關於這一次測繪的意義,蘇昊早已經跟大家說過了,想到一座蓄水百萬立方丈的大水庫的設計圖就要從自己的手上誕生,大家都有一種自豪的感覺。
“蘇百戶,以後如果水庫修好了,立碑的時候,會不會把我等的名字寫上去啊?”熊民仰迫不及待地向正在察看各組準備情況的蘇昊問道。
蘇昊拍拍熊民仰肩上的背包,笑道:“這是一個好提議啊,我回頭向韓知縣稟報一聲吧。不過,這次測繪你們可得先給我做好了。如果有一條線測不準,我就讓教習把你們的圖給撕了,然後全部重來。”
蘇昊說的教習,就是指每個組裏的書院生員,他們的文化程度更高。接觸測繪也更早。一直是在勘輿營裏擔任教習職務的。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如果哪個小旗的圖畫得不好,教習是會直接把圖撕掉的。
“熊家老三,好好測啊。回頭教習如果把你測的圖給撕了,你可別哭哦!”一名姓劉的士兵對著熊民仰大聲地喊道。熊民仰在這些士兵裏是測繪課學得最好的,平日裏牛烘烘的,眾人對他都是充滿了羨慕嫉妒恨,所以臨到這實戰之時。總忍不住要貶損他一番才行。
熊民仰做出一個仰天大笑的樣子,假笑了兩聲,然後答道:“老劉,你還是關心好自己吧。平時訓練的時候老讓我幫你們,現在大家各分一組,沒人幫你們了,你們小旗別拿幾張白紙回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