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節(1 / 3)

,吳教諭對其也頗有幾分賞識。以學生之見,革去功名有些重了,但免去他在縣衙中的差使,責令其入書院好生讀書,洗心革麵,還是應當的。以蘇改之的才情,若能痛改前非,潛心研習聖賢之道,日後仍可成為國家棟梁之材。”

“嗯嗯。”韓文點點頭,這也算是一種觀點吧,看來蘇昊倒也沒有把人都得罪光。他又轉向彭時濟,問道:“彭生員,你的意見呢?”

彭時濟道:“學生對蘇改之的格物之道,向來仰慕。不過,向常太監獻金礦一事,說明其已經誤入歧途,縣尊從愛護人才之意,還是令其返回書院,閉門讀書為好。”

“好吧,此事還是聽聽蘇改之自己的想法,如何?”韓文說道,他懶得去替蘇昊辯解,還是讓蘇昊自己來聽聽生員們的呼聲吧。蘇昊此人現在狂妄之極,居然敢拒絕他堂堂知縣的賜婚,也該讓他受受打擊,明白自己是怎麼回事了。

想到此,韓文轉頭向站在一旁的方孟縉說道:“方先生,能否勞煩你跑一趟,請蘇改之到縣衙來回話。此間之事,方先生可以先向其說明一二,也好讓他心中有數。”

“遵命!”方孟縉躬身答應著,轉身出門找蘇昊去了。

像這種傳一個人來縣衙說話的事情,原本不需讓方孟縉這種身份的人去的,但韓文擔心蘇昊一會過來後,掂不清輕重,說錯了話,反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煩。讓方孟縉去傳話,方孟縉自然會先對蘇昊密授機宜,告訴他哪些話當講、哪些話不當講。

第131章當堂對質

方孟縉走後,韓文讓衙役給三名生員搬來椅子,讓他們坐下,然後與他們談起了文章之事。作為過五關斬六將的進士,韓文在做文章方麵當這幾位生員的老師還是綽綽有餘的。他針對每個人的情況點評幾句,讓幾名生員都覺得有一種茅塞頓開之感,與韓文的關係無形之中又貼近了一些。

韓文也在這樣的交談中暗暗評價著幾位生員的水平,他發現,王生賢和彭時濟都不算是那種聰明人,靈氣不夠,估計再這樣讀書下去,熬到四五十歲中個舉人也就到頂了,想中進士基本上沒有可能。但程棟的情況就不同了,他雖然現在還隻是一個童生,但文章功底並不比兩位秀才差,悟性方麵更是甩出二人好幾條街了。這樣的人才,若是在書院好好地讀上幾年書,前途將是非常光明的。

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為什麼會與蘇昊水火不容呢?韓文好生納悶。

正閑聊間,蘇昊用紗布吊著一隻胳膊,在方孟縉的陪同下走進大堂來了。他先來到公案前,向韓文施了一禮,說道:“學生蘇昊,參見縣尊。學生三日前已經回到縣城,隻因有傷在身,未能及時到縣衙複命,還請縣尊恕罪。”

“改之受傷之事,本縣已知,你辛苦了。”韓文說道。看著蘇昊,他有一種非常複雜的情緒,既欣賞這個年輕人的才華與幹勁,又痛恨他不識抬舉,居然為了一個鄉下丫頭拒絕自己的女兒。不過此時並不是談論兒女之事的時候。所以他揮揮手,叫胥吏給蘇昊搬來了椅子。也讓他坐下了。

“改之啊,今日之事,方師爺路上跟你講了沒有?”韓文問道。

蘇昊答道:“我已知道,對於益中兄的兄長及其他礦工遇難一事,我深感傷痛。”

他說的益中兄,指的就是王生賢,益中是王生賢的字,這是他從前去書院的時候曾經問過的。王生賢見蘇昊居然還能記得他。甚至還記得他的字,不禁有些感動,坐在蘇昊對麵抱拳道:“多謝改之兄。”

韓文見蘇昊應對得體,點點頭道:“改之,現在事情已經出了,本縣也已決定撥出銀兩,撫恤死難礦工。此事你就不必掛懷了。今日喚你過來,是因為幾位生員對你尋金一事的動機有些不解,所以要請你來與他們當麵說清,也便於日後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