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官員如果要扯起蛋來,那絕對是驚天地、泣鬼神的,他沒這個心→
事情商量定,蘇昊便讓各人先回家去安排,約好次日再到蘇府來集中。衙役們各自回家,把改換門庭為蘇昊服務的事情向家人說了一遍,又找了個借口,動員家人離開汝寧城,到外地去投奔親友。每名衙役都帶回去30兩銀子,憑著這些錢,他們的家人完全可以在外地安頓下來了。
至於為什麼要家人離開,所有的衙役都沒有說實話,一來是怕家人擔心,二來也是怕家人走漏了口風,對蘇昊的計劃帶來變數。
第二天,蘇昊親自帶著這些衙役們來到了城外的勘輿營大營。他把鄧奎、張雲龍等人都召集過來,開了一個會,商定了關於下鄉開展調查的方案。這個方案其實在來汝寧的路上就已經製訂好了,如今隻是根據汝寧府的情況,做了一些修正而已。鄧奎拍著胸脯向蘇昊保證,必定能夠圓滿地完成預定的任務。
李贄、徐光祖、陳觀魚、周汝員等人也都參加了這個協商會,各抒己見,出謀劃策。其中,李贄因為曾經當過一任姚安知府,對地方上的事情頗有一些了解,所以給鄧奎他們提出了許多有益的建議,鄧奎等人一一記下,表示會慎重考慮。
蘇昊沒有親自帶隊下鄉,他在交代完有關工作之後,但帶著幾名幕僚以及薛勇返回了汝寧城。他留下薛勇也是有目的的,因為他要在汝寧城裏活動,沒有一個熟悉汝寧情況的人在身邊,也的確不方便。
勘輿營留下少數士兵看守營房,餘下的人分成若幹個小隊,悄悄地向各州縣出發了。由於勘輿營是駐紮在城外,出發的時候也沒有大張旗鼓,所以位於汝寧城裏的汝寧知府劉其昌等人甚至都不知道蘇昊已經開始行動了。他們能夠看到的,隻是蘇昊每天帶著幾個老人和女人在城裏瞎逛,旁邊還有一個過去在汝陽縣衙當差的捕快頭目給他們當導遊。
“蘇學士可曾找你要過相關的案卷?”在汝寧府的後堂,劉其昌與杜惟明對坐飲茶,劉其昌漫不經心地問道。
“他找過杜某,要走了有關土地糾紛方麵的案卷。”杜惟明答道。
“他看出什麼名堂了嗎?”劉其昌又問道。
杜惟明搖搖頭道:“下官懷疑,他根本就沒看。這幾日蘇學士天天在街上遊逛,或到茶樓聽書,或去戲園聽戲,並無潛心研究案卷之意。”
“哈哈,年輕人嘛,哪有這樣的耐心。”劉其昌冷笑道,“依本府之見,他也就是把案卷要回去,表示個姿態,充其量也就是讓他的師爺看看罷了。”
“其實,這些案卷也看不出什麼名堂。”杜惟明道,“這些案子都是我們已經審過的,毫無破綻可言,他對於當事雙方一無所知,如何能夠看出其中有何不妥?”
“本來也沒什麼不妥嘛,我們也不怕他看。”劉其昌說道。
“我還以為這位蘇學士是什麼人中龍鳳,原來也不過就是一個平常人嘛,這都好幾天了,也沒見他有什麼舉動。我琢磨著,他來辦這趟差,隻怕是要無功而返了。”杜惟明道。
劉其昌道:“無功而返也是好事,實在不行,臨走的時候,我們送他一點功勞,省得他回去太難看了。”
杜惟明壓低聲音說道:“府尊,上頭那位的意思,似乎不太想讓他這樣平平靜靜地回去,而是想讓他栽個跟頭,咱們是不是該給他創造點機會啊?”
劉其昌搖搖頭,說道:“對於汝寧府來說,平安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