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國庫空虛,要想大舉用兵,隻恐財力不濟。為此,大家商議出一個先行安撫的策略,著陝西總督魏學曾辦理。”
“現在情況如何?”萬曆又問道。
王一鶚道:“從前一段時間來看,朝廷幾次要求哱拜反戈一擊,誅殺劉東暘,哱拜置之不理,安撫之策顯然已無法奏效。在進剿方麵,魏學曾行事猶豫不決,以致讓哱拜叛軍占領了河西47堡,若非平虜所蕭如熏拖住了哱拜的後腿,哱拜叛軍隻怕已經渡河東犯延安了。臣建議,應另擇重臣主持進剿之事,並從其他地方調兵入陝助戰。
我們原來設想要派10萬大軍進剿,是以申閣老擔心財力不濟。如今,有蕭如熏與蘇昊在北牽製哱拜,並能給哱拜以有力的打擊,因此臣以為,隻需再增派2至3萬精兵,就足以擊敗哱拜,收複寧夏。”
“哦,隻需2至3萬人馬?”萬曆心頭大喜。作為一個皇帝,他是知道自己有多少家底的,派10萬軍隊和派2至3萬軍隊相比,花費節省了七八成,這由不得他不欣喜。一個不起眼的蘇昊,竟然能夠拖住哱拜,替朝廷省下如此多錢糧,這個功勞可不能不計。
“哱拜叛軍戰力極強,因此我們增派的2至3萬人馬,也必須是精兵才行。臣建議調遼東李如鬆部和四川土兵一部作為進剿主力,請萬歲酌處。”王一鶚說道。
“允了!”萬曆毫不猶豫地點頭說道,能夠花很少的錢平定一場大叛亂,他還有什麼可猶豫的。
王一鶚接著說道:“此外,寧夏衛還有一些不願跟隨哱拜、劉東暘的軍隊,需要有統一指揮,臣請提升蕭如熏為寧夏總兵,統領在寧夏境內的現有兵馬。”
“那蘇昊呢?”萬曆敏[gǎn]地想到了勘輿營的問題,在他心目中,蘇昊算是他的親信,一舉一動,他都要關心一下的。
王一鶚自然也是琢磨過蘇昊的定位問題的,但既然萬曆如此關注蘇昊,他也就不便先說話了,而是反問道:“對於蘇昊的使用,萬歲有何旨意?”
萬曆想了想,說道:“既然王愛卿說此次平虜城破敵,蕭如熏是首功,蘇昊是次功。那麼蕭如熏提升為總兵,蘇昊就為寧夏副總兵吧,愛卿以為如何?”
還不到20歲的人,就提升為副總兵,這也太逆天了吧?包括王一鶚在內,朝上眾臣都在心裏暗暗地嘀咕著。不過,時下正是用人之際,蘇昊在蕭如熏身邊也的確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如果不給他一點好處,萬一他懈怠一點,寧夏的局勢又要有些變數了,眾臣想到這點,又不敢直接反對萬曆的提議了。
眾人沉默了片刻,鄔伯行說道:“危難之際,用人當不拘一格,臣讚同萬歲的意·
著力兔聽懂了賽罕咽回去的那些話,以往哱拜是寧夏衛的守軍,韃靼人如果要進犯寧夏鎮,就要與哱拜對壘。賽罕的意思,是說寧夏衛隻有哱拜才能打退韃靼人的進攻,換成漢軍是不成的。這種話擱在明軍隊伍裏說。是一種榮耀,但對著力兔這個韃靼首領這樣說,就有些指桑罵槐之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