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節(1 / 3)

……小道的確可以作證。”陳觀魚挺身而出,“夏先生一直都是主和派,此次卜失兔王爺願意與我方談判,也是夏先生力主的結果。夏先生在卜失兔王爺麵前,說話還是很管用的。”

夏邦興向陳觀魚投去一束感激的目光,心裏暗暗地向陳觀魚許下了金錢、美女無數,作為回報。他轉頭麵對李贄,問道:“先生,學生在青海的時候,曾聽說錦衣衛到麻城去抓您,您在半路上就……”

夏邦興聽到的傳聞,自然是說李贄在半路上病死了,這是蘇昊他們給錦衣衛設的局,錦衣衛雖然看破了,卻又不敢說破,於是就以訛傳訛,真的說李贄病死了。夏邦興乍聽到此消息時,還哭了好幾個晚上,誰曾想今天居然還能在這裏看到活著的李贄。

李贄知道夏邦興是對自己極其忠誠之人,便也不隱瞞,把蘇昊當年如何解救自己之事簡單地向夏邦興做了個介紹。夏邦興聞言,起身斂斂衣襟,鄭重其事地給蘇昊磕了幾個頭。他現在不是以卜失兔使者的身份,而是以李贄學生的身份,這幾個頭,蘇昊倒也受得起。

“尚中啊,現在大家都是自己人了,你說說看,卜失兔現在是什麼意思?”

一通寒暄過後,李贄把話題引回了當前的事情,對夏邦興問道。

夏邦興臉紅了紅,顯然有些不適應自己現在的身份。卜失兔待他有知遇之恩,所以他不便出賣卜失兔。但麵前之人是自己的老師,同樣也是恩重如山,他再端著架子不肯說實話,就屬於欺師滅祖了。

猶豫了片刻,夏邦興說道:“先生,蘇將軍,實不相瞞,卜失兔王爺現在是不想與明軍為敵了,他是真心實意想和蘇將軍講和的。”

“條件呢?”李贄問道,“我是說,他的底線是什麼?”

“呃……”蘇昊出言打斷了李贄的話,“李先生,夏先生也有他的難處,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你也別逼他難做了。”

“這個……這個……”夏邦興憋得脖子都粗了,臉上的尷尬表情,讓蘇昊看了都覺得難受。

“夏先生,其實我與卜失兔之間,並非沒有調和的餘地,你完全可以當一個居中調和之人,這樣無論對韃靼,還是對大明,你都是問心無愧的。”蘇昊給夏邦興找了個台階。

夏邦興連忙說道:“如何調和,還請蘇將軍賜教。”

蘇昊道:“我此前所言,句句為實。我們並不想侵占韃靼的土地和利益,相反,我們是真心打算與韃靼共同開發草原的。其實,大明也罷,韃靼也罷,過去幾千年打打和和,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屬於一個中華民族,為什麼非要刀兵相見呢?

大明發展工業農業,韃靼發展牧業,大家互通有無,共同繁榮,有何不好?當年俺答汗與大明簽署協議,互不侵犯,就是這樣一個目標,今天我們不過是把這個目標再落到實處罷了。”

“改之所言,頗為大氣。其實,大明境內也有韃靼人,他們與漢人通婚,血脈早已融為一體。韃靼境內同樣有漢人……尚中你不就是其中一個嗎?大明與韃靼並非水血不容的兩家,與大明共同發展,才是韃靼的生存之道。”李贄在一旁敲著邊鼓道。

夏邦興道:“先生,蘇將軍,恕學生多疑。大明人口眾多,實力強大,如果滲透進韃靼地界,未來萬一有些什麼事情,隻怕韃靼不是大明的對手。學生雖為漢人,但這些年與韃靼人生活在一起,覺得他們也是善良的百姓,因此實在不忍心因為學生的一念之差,使他們陷入萬劫不複之境地。”

李贄點點頭道:“尚中有些悲天憫人之心,吾心甚慰。不過,你想想看,我中華之國,無論興衰,可曾欺淩、虐殺過異族?那些屠城之事,從來都是異族所為,你有什麼可擔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