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網總編輯陳彤說:“以前公眾人物找記者發布信息,現在自已到博客上發布。比如中央電視台前著名體育主持人黃健翔離職、以主持《超級女聲》名聲大噪的湖南衛視女主持人李湘離婚,都是當事人主動爆料,這是我們沒有想到的。”

正如一部暢銷書《長尾理論》揭示的:集體力量提供互聯網的大多數內容,通過每個角落信息的聚合,互聯網達到“去中心化”的目的。用戶越多,服務越好,成為web2.0的原則。

以中國目前最為興盛的博客和播客為例,百度12月6日發布《中國博客報告》稱,截至2006年11月3日,全球中文博客數量達到5230萬,博客用戶數達到1987萬。菠蘿網8月的調查顯示,中文播客數量在三個月內翻了近兩番,節目數量增長將近三倍。

中國互聯網協會交流與發展中心主任胡延平說:“web2.0時代的互聯網是億萬大眾的互聯網。”新華網評論編輯部副主任林明表示,在不久的將來,網民將“每個人都有一張報紙、一個電台、一家電視台、一個出版社”。

web2.0的“錢景“

從“百萬主頁”的格子經濟中我們不難發現web2.0中存在的眾多營利點。blog、sns(socialnetworkingservice,簡稱sns,社會化網絡軟件)、tags(標簽)現在都是非常受用戶追捧的。其實有了用戶資源也就有了盈利的可能。而web2.0時代正是突出了用戶,重視了用戶的存在性。幾年前,im(即時通訊)也在探索盈利模式,而後來的事實證明,像騰訊這類賺有大量用戶資源的公司,賺錢的途徑是非常多的。sns六度空間的理論可以將把用戶都聯係到一起來,並且具有較強的粘性。目前,國外的風險投資家也都正在積極研究web2.0,對這塊市場很感興趣;在國內,億友通過交友模式、天際網通過商務社交模式盈利點越來越明顯。

如今發展得比較成功的美國craiglist社區,最初是為住在舊金山灣區的人們提供服務。這些人的教育背景和社會地位相似,需要一個實現信息互補的平台,比如人際交往、二手交易、房屋租賃等等,craiglist的出現恰好滿足了這些需求。去年,ebay收購了craiglist網站25%的股份,而前者正是web1.0中的典型代表,是被web2.0消解的固有勢力。再者,微軟研究院社會計算部門的lilicheng在五月份帶領10名專家加入了windows用戶界麵團隊,作為“用戶體驗與研究總監”參與longhorn下一代界麵aero的研究。這些現象反應出web1.0們不可能對web2.0等閑視之,都在積極思考如何去迎接web2.0的挑戰、怎樣實現自身的轉變。web2.0攜帶的大趨勢不可逆轉,technorati和daypop等博客搜索網站也已出現,它們又一次把無序變為了有序,互聯網因此正經曆一次新秩序的建立

第三章在家創業的趨勢

在家創業的技術平台

在家創業是技術進步產業結構升級的必然結果

新的生活和生存方式

在家創業的八大優勢

在家創業是數千億元的巨大產業和商機

在家工作創業--工作生涯另類選擇

在家工作利用網絡創業並非遙不可及的夢想

在家工作--當生活遇到網絡

網絡營銷創業

在家工作vs退休危機

在家工作vs退休金

建置觀念:先占先贏,網絡世界的搶位子遊戲

市場概況

在家操作係統

如何建立有效的在家操作係統的網站

那一種推廣工具能帶來最具價值的訪客

在家創業的多種形式

人類社會至今,工具的革新引起社會關係和結構的變革,從遠古文明、農業文明到工業文明皆如其是,網絡文明時代也不能超越這一法則。如果說農業社會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工業社會專業化的人海經濟是其重要特征,那麼,網絡文明的特征是規模經濟的高效率對人力資源數量的排擠及新興產業的不斷湧現,在家創業就是這個新興產業中不可忽視的新軍。

在家創業的技術平台

在任何社會形態中,要想創造規模經濟,都要有與當時的工具和技術條件相適應的生產關係要素,即怎樣把人組織起來,使用好工具創造出個人和社會效益來。烽火報警跑馬傳信時代,軍隊指揮結構和作戰效率與現代化的電子信息戰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以互聯網為技術特征的技術平台輔之以交通、物流等,組合了有效的生產和營銷要素,使現代工業規模化的同時,也使微型企業的實現成為可能。網絡、通訊、交通使客戶溝通和品牌傳播等成本大幅降低,效率大大提高,過去要很多人協作,或需要一個人很長時間才能完成的工作,現在鼠標一點傾刻間就完成了,技術進步大大縮短了時間、空間距離,實現了眾多的營銷、管理和信息處理等功能,使少數人可以完成的在家創業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