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格麗特搖搖頭,不管怎麼樣她還是決定把手裏的這張選票給賴德,這對夫妻走到今天這步很不容易,至少德普肯為了妻子放下身段來跟她說軟話,她知道想要說服韋恩斯坦兄弟更改劇本有多難,德普也許付出了很多。願意為妻子做到這種地步的男人總不會壞到哪去的,但願他們能夠一直恩愛下去。
第二早上起床之後安德莉亞就在她的麵前放上了一大摞的報紙跟雜誌,“全都是《黑客帝國》的影評,梅格,我覺得這片子過後你就能夠衝進2000萬俱樂部了。”
安德莉亞喜滋滋的說。她已經看完了這些影評。大部分人給這部電影的評價都是正麵的,負麵的幾乎沒有多少。當然這個情況會隨著電影上映的時間而改變,但至少這奠定了一個基調。《黑客帝國》真的要爆了!
“這些不是全部,羅傑·艾伯特的影評還沒出來,大概要過兩天,你知道的,他的速度並不快。”安德莉亞說。
這位大佬級人物的影評從來都不是即時的,而是會在他多次觀影之後才會給出自己的評價,也算是給一些爛片留出了點兒活路,要不然以他現在的聲望還真的挺能夠左右一部分觀影人群的選擇的。
瑪格麗特不在意的擺擺手,順手拿起最上麵的一份報紙。離首映式過去還不到24個小時,有什麼可著急的?
“你看懂了《黑客帝國》了嗎?”《好萊塢報道者》給出了這樣一個標題。
“毫無疑問的,這是一部聰明的電影,從虛擬到現實,從現實到虛擬,從西方的宗教到東方的哲學,再從機器到人類的內心,我們從導演沃卓夫斯基兄弟的電影裏麵看到了巨大的野心。你可能需要看兩遍,三遍,甚至四五遍才能從這部電影裏麵看出他們所想要表達的真正意圖。那麼我想說,管他多少遍呢?這麼一部聰明的電影值得我們去挖掘探討,看完這部電影之後你甚至會懷疑你身邊的一切,這就是《黑客帝國》的魅力……”
影評的作者並沒有劇透,反而是不斷的強調著《黑客帝國》有多聰明,會對人的世界觀進行怎樣的顛覆,說的好像不去電影院看這部電影就過時了一樣。
瑪格麗特忍不住想這該不會是華納兄弟買的水軍吧?這麼吹捧也不怕被人攻擊?
放下《好萊塢報道者》,拿起了《娛樂周刊》。
“電影拍得很漂亮,展現出好萊塢和香港二合一式的流光溢彩,但無法與約翰·吳的《變臉》相提並論。看起來就像是在故弄玄虛。”
撇撇嘴,扔掉,《紐約時報》。
“如果你錯過了這部電影就等於錯過了一部經典的動作片,刨去電影本身想要表達的思想,裏麵的動作戲絕對會讓你大開眼界,來自東方的中國功夫會讓你的眼睛吃上一口爽到心裏的冰淇淋,裏麵的槍戰場麵更是會讓你腎上腺素激升,走出影院的時候雙腿顫抖……”
《華盛頓郵報》,“這是一種釋放,是一種能量的轉換,影片會點燃你,讓你在眼花繚亂中眩暈不已。”無聊,半點內容全無。
《紐約郵報》,“這電影很像動畫,但畫麵卻更加立體,如果你是一個科幻電影的迷,那麼你就絕對不會想要錯過電影的任何一秒。它會讓你的眼睛牢牢的黏在熒幕上再也不舍得離開。”
《洛杉磯時報》,“這是一部太過瘋狂的電影,甚至是一部充滿了懸疑色彩的驚悚片。《黑客帝國》中展現出了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同時還結合了傳統的科幻小說感,而影片嶄新的視覺技術表達方式,更是無法描述。你可以在這部電影裏麵發現完全不可思議的畫麵,那種濃重的未來世界的感覺完全值得你在電影院裏麵坐上兩個小時。”
總體上來說,影評都集中在兩個方麵,一個是電影的特效,一個是電影的動作戲,前者讓人們紛紛驚呼這超越了現代的科技水平,充滿了未來感。後者讓媒體們大開眼界,重新定義了電影的動作新紀元。意料中的,幾乎沒有人對這部電影裏麵的演員做出什麼點評。
這很正常,賣特效的商業大片嘛,演員就是一個點綴而已,就算是要出點評演員的影評也不是現在,他們總會等著觀眾們從特效裏麵緩過來一些之後再繼續討論,這片子的放映周期長著呢,不急於一時。
瑪格麗特並沒有多在意影評,她又不靠著這片子衝獎,看了也是白看,隻要知道自己在裏麵真的很酷就好了。嘻嘻,總算沒白遭那麼多的罪,等著片子的DVD出了之後一定要收集起來,這可是她的第一部動作大片呢。
現在嘛,她要跟男朋友煲電話粥,艾利克斯昨天給她打電話的時候她因為首映式太晚都快睡著了,連他專門唱給她聽的瑞典情歌都沒聽到幾句,今天一定要再讓他唱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