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現在的戛納電影節已經早已不是過去的那個充滿了藝術氛圍的戛納,從開幕式開始這裏就充斥著一股浮躁的商業氣息。”戈達爾神色嚴肅的說。
他對現在充滿了好萊塢工業流水線氣息的戛納很不滿,尤其是對於主辦方給予了《紅磨坊》如此高的地位,開幕式電影,甚至基於吉諾·雅各布對好萊塢的妥協,這部電影很可能會進入主競賽單元。
但這部電影真的有那麼好嗎?戈達爾並不這麼認為。
“巴茲·魯赫曼在抓住觀眾的眼睛跟思想上麵確實很有天賦,但他自己卻浪費了自己的天賦而任自己被好萊塢的工業化所侵蝕,從《紅磨坊》中我看不到什麼值得人們思考跟一再回味的東西,除了妮可·基德曼浮誇的表演跟賣弄風情。連在《猜火車》裏麵有著驚豔表現的伊萬·麥克格雷格都成為了一個襯托惡俗劇情的點綴,毫無演技上麵的發揮。”戈達爾皺著眉頭毫不客氣的批評著這部電影節的開幕影片。
他真的是受夠了這種好萊塢流水線上麵批量生產的商業大片!
即使道具再豪華,歌舞再熱鬧,演員再好看也不能讓這部電影多一些內涵。這片子比起來巴茲·魯赫曼自己在兩年前的作品《歌劇魅影》差了不止一點兒半點兒。無論是在戲劇衝突上麵還是演員的表現力上麵都遠遠遜色。他看了一眼瑪格麗特,套用那些影評人們評價這個姑娘拍攝諸如《星球大戰前傳》、《木乃伊》電影時候的說辭,巴茲·魯赫曼完全是在倒退!
他對戲劇化的歌舞片的迷戀已經深入到了骨髓裏麵,從《羅密歐與朱麗葉》時期就已經初露苗頭,但那部電影有瑪格麗特·簡跟尚未墮落的李奧納多·迪卡普裏奧兜底,即使劇情挖掘不夠深刻,手法上麵有所欠缺,電影依然足夠吸引人。可以說巴茲·魯赫曼最偉大的成就不是在藝術上麵有多深的造詣而是挖掘出了瑪格麗特·簡身上的潛力,將她推上了神壇。
再之後的電影作品,《歌劇魅影》同樣有安德魯·韋伯兜底,再加上瑪格麗特·簡還沒有冷下去的熱度,票房依然可以在世界範圍內攻城略地。可是失去了瑪格麗特·簡跟他以往的謹慎之後他帶來了什麼?
戈達爾不禁為這個年輕的導演惋惜,他太過追求表麵的浮華跟視覺效果,反而忽略了一部電影最基礎的部分,故事!
無論是在劇本的設定上麵還是關於電影的音樂跟剪輯,巴茲·魯赫曼都太過偷懶了,這種偷懶甚至延伸到了演員的身上。
戈達爾承認伊萬·麥克格雷和妮可·基德曼是有一定唱功的,但這並不能掩蓋電影最後的歌唱是在錄音棚裏麵完成的事實。同樣是音樂作為主角,《歌劇魅影》中的瑪格麗特·簡跟休·傑克曼和伊萬·麥克格雷格全部都是現場同期聲,在情緒的飽滿度上麵遠不是《紅磨坊》可以比擬的。這片子別說是複興歌舞片了,連真正的音樂劇都算不上。完全就是靠著錢砸出來的爆米花電影,藝術性少得可憐!
曼努埃爾·德·奧裏維拉點頭,他的這位老朋友說的很對,再這樣下去戛納都快要成為好萊塢的附屬了,這對歐洲的藝術電影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好事情。這位來自葡萄牙的電影大師見證了默片時代的結束,又見證了歐洲三大電影節的創辦、發展,威尼斯已經走向墮落,柏林的政治氛圍越來越濃鬱,現在連戛納這片最後的藝術電影保留地都快要被好萊塢攻陷了,這絕不是他們這些經曆過那些艱難歲月的人們想要看到的事情。
“我們必須讓戛納聽到人們的聲音,如果連最後一塊領地都丟失了,那麼歐洲的電影就真的沒有什麼出路了。”雅克·裏維特做出了評價。
這位同樣滿頭白發的老人跟戈達爾同為最具實驗性的導演,在法國電影界非常有地位。他的話引起了一陣共鳴。
“我認為在電影節的開幕式發聲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這會讓更多的人來關注這件事情,引起更多的討論,也會讓吉諾·雅各布那被金錢燒迷糊的腦子清醒一點兒!”瓦萊利安·博羅夫奇克哼了一聲說。
瑪格麗特默默的坐在角落裏麵當鵪鶉,表麵上風平浪靜,內心一片槽點無處傾訴。
說好的為《天使艾米麗》拉票會呢?從進門開始就聽著一堆人在對《紅磨坊》進行批判,對評委會給予《紅磨坊》跟斯皮爾伯格的夢工廠的極高待遇進行抨擊。到現在這麼長的時間就聽著這幫子人在討論怎麼抵抗好萊塢了,連導演本人都一臉熱血上頭的準備一起在電影節上麵發聲。到現在她都沒聽到關於《天使艾米麗》的一個字,熱內你這麼任性真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