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波蘭斯基先生做榜樣,其實這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瑪格麗特笑笑。
真論手段的話誰能比得過這位啊?遠在歐洲、多年前的醜聞被拖出來鞭屍都能讓奧斯卡把獎杯頒給他,時機題材無一不選的精妙絕倫。作為一個藝術家,他要遠遠比自己的同胞們精明的多,也活得滋潤的多。
“波蘭斯基……今年的奧斯卡大概會很精彩。韋恩斯坦兄弟又要出來興風作浪了。我聽說李奧納多·迪卡普裏奧正在籌備的這個項目也接觸過這對兄弟?”喬治想起來了自己聽說的一個傳聞。
“奧斯卡公關專家嘛,想要拿獎的話他們確實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瑪格麗特點頭承認。
裏奧有跟她提過關於投資人事項的問題,其中就有提過米拉麥克斯跟華納兄弟。他現在明顯是有走火入魔的趨向,對奧斯卡的渴望已經戰勝了很多東西。這也是她為什麼要拖一拖這部電影的其中一個原因。這麼浮躁的心態可拍不好一部電影,就跟馬丁·斯科塞斯一樣,他太著急了。奧斯卡向來有著十足的惡趣味,你越是渴望一樣東西越是不會給你,裏奧跟老馬丁對小金人的企圖簡直都明顯的就差說出我拍電影就是拿獎了,這讓學院的那幫老頭子們怎麼想?
瑪格麗特可不希望霍華德被塑造成為一個浮躁又心急的毛頭小子,即使她沒有經曆過他的年輕時代,但從凱瑟琳跟安東尼的回憶中來看,他從來就不是那樣的人。作為一個不到二十歲就失去了父母隻身接手所有家族生意並發揚光大的人,霍華德怎麼可能是一個簡單的人物?有些人太想當然了,需要給他們降降溫度!
“奧斯卡,嗬嗬。”喬治沒有多說什麼。
但瑪格麗特已經明白了他言語中的含義。奧斯卡確實挺一言難盡的,某些時候,學院的那幫老頭們相當的有抖M心理。她的曾祖母四次最佳女主角跟一次終身成就獎都沒有出席領獎,馬龍·白蘭度派了一個印第安小姑娘來替他領獎,伍迪·艾倫從不領獎但奧斯卡依然不停的把小金人發給他……
對於這個獎項從來就不能以正常的心理來揣摩運行,韋恩斯坦兄弟那樣的運作方式畢竟是少數。而裏奧,瑪格麗特不覺得他過往的名聲跟現在的狀態能讓順利的將那座小金人拿到手,不磨一磨他的銳氣學院的那幫老頭子們是不會輕易把獎項給他的。這位英俊的小生今年也隻不過才二十八歲而已,有的是時間可以沉澱演技,這大概就是那幫老爺們的想法吧?
十一月份的時候,瑪格麗特悄無聲息的離開紐約,飛往法國進行《沉靜如海》的拍攝。對於這份劇本她有著不一樣的想法,很期待皮埃爾·布特龍的表情呢。
而被瑪格麗特期待變臉的皮埃爾·布特龍也確實是很糾結。他看著那些完成的素材鬱悶的要命。瑪格麗特·簡確實不愧是奧斯卡跟戛納的雙料影後,尤其擅於感情上麵的表達,是當之無愧的情感大師。
可就是這位情感大師讓整部電影的基調發生了變異,從原來的愛情為主生生的扭成了隻停留在曖昧的階段就戛然而止,這種不上不下的感覺搞得布特龍整個人都不太好。
是,他承認,這片子這麼一來的話確實更有留白的地方,也確實跟原著更加貼近,甚至能夠讓觀看這部電影的人有種淡淡的惆悵感和對戰爭的反感而不是隻對男女主角之間愛情不能成行的惋惜遺憾。在立意上麵是勝過了他本來的電影核心的。想必這部電影無論是在那個電影節上麵都會有所斬獲,也能夠給他帶來更多的讚譽跟榮譽。
但問題是這真的跟他最初的設想不一樣啊!事情到底是怎麼拐到這個方向的?布特龍有點兒迷茫的回憶著當初的拍攝情景,感覺自己跟男主角以及整個劇組都被瑪格麗特給帶到溝裏麵去了。
想想這姑娘當初的明媚笑容跟看到最初版劇本時候的表情,布特龍歎了一口氣,真是不服都不行啊。
明明她所有的一切表現都是按照布特龍本身的要求來表達的,但不知道為什麼,卻偏偏讓人起不了什麼綺念,把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女朦朧的初戀失敗的情緒表達的淋漓盡致,那種一顰一笑,一舉一動既天真又沉重的感覺從頭到尾都讓人不自覺的跟著她跑。
更讓他鬧心的是男主角托馬斯儒內特完全被她給帶偏了。本來說好的生離的沉重愛情變成了帶著點兒曖昧但卻又沒完全成型的感情,整部電影拍攝下來兩個人之間到更像是理念上麵更加接近的朋友,甚至是接近家人般的存在,至少在最後一幕之前確實是如此的。這種情況簡直讓布特龍都快要心塞死了!
而看過了粗剪的另一位製片人阿蘭則是對此大加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