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我推薦房產中介嗎?要是定居的話是需要住處的吧?”瑪格麗特問他。
雖然早年都是萊克斯來為她處理這些事情,但自從她成年之後所有的相關事項就都回到了她自己的手裏麵。即使平時是基金會在管理這些東西也不代表她在這方麵就完全不了解了。再加上伊恩的事業就是房產業,她在這方麵還是認識那麼一些比較靠譜的房產經紀人跟周邊產業人士的。
“好啊,那就多謝了。等我搞定了這些請你來溫居啊。”Leslie笑眯眯的說。
放下心裏麵的那些重負之後感覺整個人都輕鬆了呢。Leslie現在已經在考慮要跟他家親愛的到哪裏去補度一下蜜月了。或許從英國開始就是個不錯的主意。
英國就是鄉村,鄉村就是英國,這句話其實說的很對,這裏雖然跟港島的淵源很深,但是卻沒有港島的那種匆匆忙忙的氣息,似乎一切事情在這個霧蒙蒙的島上都變得慢了下來,他喜歡這種放慢了腳步的生活節奏,沒有了急躁的時間感,感覺很不錯。
想起了瑪格麗特說的英國的話劇,Leslie也有了一種別樣的想法。有時候這種藝術表現形式未必就不如電影,能跟觀眾們近距離交流也是一件好事。
心態的轉變往往就是一瞬間的事情,撥開雲霧見日出大概就是他現在狀態的最好形容詞了。
瑪格麗特在這邊吃吃喝喝的輕鬆的很的時候,別人卻並不輕鬆。
比如說焦慮的導演邁克·內維爾。作為《蒙娜麗莎的微笑》的導演,邁克·內維爾最近似乎患上了焦慮症。即使電影已經拍攝完畢,甚至連後期都完成了隻等著年底上映衝獎了他依然沒辦法控製自己焦躁的心情。而他的這種焦躁的心情已經快要傳染到了他的經紀人身上了。
傑羅姆頭疼的看著自己的雇主,完全不能理解他現在的焦躁心情。電影拍攝之前不暴躁,拍攝中也不暴躁,反而是所有的事情都完成了才開始暴躁,這什麼毛病?
“別煩了,邁克。電影都拍完了,你就別想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了。瑪格麗特·簡錯過這部電影是她的損失,而不是你的,《蒙娜麗莎的微笑》會在年底的頒獎季有所收獲的。試映的口碑你不是親耳聽到了嗎?”傑羅姆安慰他。
自從《沉靜如海》上映以來邁克就變成了一個疑似焦慮症的患者,天天都在那裏糾結著。天知道他都導演過多少部電影了?其中不乏精彩的製作,他到底是煩惱個什麼勁兒?
“我不是煩惱瑪格麗特·簡,我是在煩惱《蒙娜麗莎的微笑》,這部片子拍攝的時候我感覺已經不錯了,但現在完成之後我才發現,其實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他其實是有點兒強迫症的,對電影的要求相當的高。《蒙娜麗莎的微笑》這片子的完成度是不錯,但偏偏他前段時間去看了《沉靜如海》,那部基本上靠眼神跟行動完成的溫吞劇情片。
結果就是看完這片子之後他感覺更加後悔了,當初怎麼就沒堅持堅持親自去跟瑪格麗特·簡談一下呢?都說這位是個文藝少女,隻要劇本讓她滿意了一切都不是問題,他偏偏錯過了這個機會……
而且對於茱莉亞·羅伯茨他也不是那麼的滿意,他當初其實最屬意的女主角人選是梅麗爾·斯特裏普或者是朱利安·摩爾。茱莉亞·羅伯茨不是不好,隻是不夠好,奧斯卡影後也是有區別的。格溫妮絲·帕特洛怎麼跟梅麗爾·斯特裏普比?同樣的,茱莉亞·羅伯茨的演技在他的眼裏麵也算不上是頂尖。
那年的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本來就是小年,競爭算不上激烈。羅伯茨在題材上麵占了太大的便宜,本身的公關也夠硬,否則的話邁克更看好勞拉·琳妮的表演。這部《蒙娜麗莎的微笑》他最開始跟索尼哥倫比亞提交的名單是梅麗爾·斯特裏普跟瑪格麗特·簡的老少配。
可惜的是索尼哥倫比亞並不認同他的想法,把斯特裏普改成了羅伯茨。即使是一個不怎麼擅長這些彎彎繞繞的交際問題的導演,邁克也知道這麼一改想要請到瑪格麗特·簡是絕對沒希望了。
如果是給梅麗爾·斯特裏普這種好萊塢已經封神的老牌演技派做配對方也許還會答應,但是她比羅伯茨封後還早呢,憑什麼給這個獎項跟票房號召力都不如自己的人做配?之後他就看羅伯茨很不順眼,但沒辦法,他隻是導演而已,又不是投資方跟製片人,話語權其實真的不夠重。
結果就導致了影片現在的情況,天知道一部劇情基本上都集中在學校的女權電影為什麼會投資6500萬?光是茱莉亞·羅伯茨一個人就拿走了兩千萬,如果換了梅麗爾·斯特裏普跟瑪格麗特·簡,前者不用說,雖然獎項不少,但因為主要的事業集中在更為藝術性的電影上麵,身價並不高,後者的話是典型的從來不差錢,兩千萬完全能夠搞定這兩個人了。到時候這片子既有藝術性又有商業性,無論是獎項還是票房,都算是上了一道保險,可是現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