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從最近複出之後還算是低調,大家居然沒有太關注過。
“好像是有部電視劇在拍,不過那片子她不是主角,名字好像是叫《寶蓮燈》?”
當然是《寶蓮燈》啊,這片子可是把向來都是日天日地從不打卡上班的二哥給搞成了天庭的司法天神,後來的前傳更是從一個酷帥狂霸拽的人設轉為大聖母一枚,這簡直是讓瑪格麗特這個反派控心塞的一比那啥!雖然演員的顏值拯救了一下劇情,但這並不能成為瑪格麗特待見它的原因,尤其是主創人員後來還參演了一部讓她更傷眼球的《魔幻手機》,真的是她當初那顆脆弱的小心髒有點兒承受不來,以至於都這麼多年了之後她還能深刻的記得電視劇中某些人物的造型。
所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啊,瑪格麗特覺得應該能跟大家分享一下這部讓她如此有共鳴的電視劇。順便的,在心裏麵暗搓搓腦補了一下老江看到這條新聞之後的表情,啊,果然連心情都變好了呢!
至於台下的記者們會怎麼寫這段新聞她就不管了,反正互動時間已經到了,應該放電影了,之後她跟盧克就會坐上飛往明珠的飛機……嗯,典型的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
最後也果然如瑪格麗特所料,當大家想要繼續下一個問題的時候采訪時間已經過去了,他們隻能安靜的在黑暗裏麵欣賞電影了。
“不知道電影的質量怎麼樣,這對夫妻可是第一個來中國宣傳電影的好萊塢明星,要是電影的質量還過得去,那他倆可就真的爆了。”周小寧小聲的跟旁邊的朋友說。
誠然自從1994年國內開啟了引進好萊塢大片的時代之後每天都會上映不少這些外國電影,不但分賬大片不少,連批片也是成打的來,但要說哪個好萊塢大明星真的來這裏正了八經的宣傳還真沒有!
畢竟雖然國內這幾年的票房在逐漸增長,但別說是好萊塢了,連老鄰居韓國跟日本的數據都比不上,來上這麼一趟實在是有些不劃算,更不用說迥異於國際的票房分成標準,再加上種種原因都成為了好萊塢明星來這裏宣傳的障礙。而毫無疑問的,這對夫妻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來到這裏,他們都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國人對外國明星的態度其實很簡單也很粗暴,鑒於現在大環境跟信息不對等的原因,大家都處於一個刷臉熟的狀態中,可以說在這個發展階段基本上是誰的臉熟誰能得到的好處就最大。遙遠的未來暫且不去說,隻說瑪格麗特,這個來自好萊塢的奧斯卡影後憑借著多年在國內刷臉的過往就擁有著先天的優勢,這些都是那些從未踏足過這裏的明星所不具有的。至少在一部電影上映的時候很多人會認出海報上的姑娘是誰而不是問售票員這是誰。
“……當時的我還是個剛入行的小助理,那時候瑪格麗特·簡跟她的丈夫盧克·漢森到中國來宣傳《史密斯夫婦》,我們公司就派了我來做他們跟中方之間的聯絡員。那對夫妻很平易近人,對待工作人員也很親切,加上他們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大家其實相處得很愉快。跟很多後來國內市場成熟之後才開始來做電影宣傳的好萊塢明星不太一樣,他們一點兒都沒有那種套路化的模式。我們都知道新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後國內的票房迎來了一個大爆發,大多數好萊塢的分賬大片都會把主創拉過來溜一圈兒,而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套路也不可避免的形成了。比如說明星來到京城都會被曝光一下去了哪裏玩跟吃了什麼,而爬長城跟逛故宮還有去吃烤鴨等就變成了這些明星們來中國宣傳的標配,此外他們還會被翻譯教一些諸如你好京城,我愛中國一類的話語,似乎這樣就能表現的他們有多喜歡這裏。
可是瑪格麗特跟盧克不一樣,在我們相處的那段時間裏麵,他們並沒有去逛京城的地標建築,像是長城跟天壇這一類的,也沒有吃一些我們在國際上很有名的特色食品。相反的,他們第一天來到這裏的時候就不顧時差跑去民政局登記(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這對夫妻在國內的昵稱就是領證狂魔,據說他們家裏世界各地的結婚證都能堆滿一個櫃子),然後繼續到影視基地去拍另類的婚紗照,被粉絲們圍堵的隻能翻窗戶逃跑,之後更是吃了一大堆隻有京城本地人才會知道的小吃……總而言之,這對夫妻用今天的流行詞語來形容就是不走尋常路,是一大堆畫風清奇的好萊塢明星中的一股泥石流……而在當時,這股泥石流受到的歡迎簡直讓現在的人無法想象,《史密斯夫婦》的票房也因此而迎來了一個大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