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加工的需要。你知道的,這片子的出現就是為了賺錢,所謂的內核跟人性的掙紮還有事業跟家庭、友情之間的選擇充其量也隻不過是一場噱頭而已。或許影評人們會對電影做出一些不一樣的解析,但觀眾們、尤其是女性觀眾們關注的永遠都是電影裏麵的劇情衝突跟那些漂亮的衣服跟鞋子們……”瑪格麗特鮮紅的嘴唇勾出了一個笑容,既冷漠又優雅。
說白了,除了導演跟編劇之外又有幾個人會真正的在乎一部電影的內核呢?
電影的導演已經被諾曼搞定——如果換了一個大導演或者是有藝術追求的導演或許會不同意這種做法,但大衛·弗蘭科爾,他沒那麼大的野心,也沒有那種挖掘人物靈魂深處的技術水平。這也是為什麼諾曼能夠搞定他並將其給收攏到木火炬旗下的最根本原因。
至於編劇?瑪格麗特在內心輕嗤了一聲。勞倫·維斯伯格始終是一個精明的商人,這點從她辭職之後創作了《穿普拉達的惡魔》這本暢銷小說就能看出來,那些精致的服裝,聳人聽聞的內.幕跟各種爆料跟八卦們才是引起人民群眾追逐這本小說的最根本的原因,所以這位聰明的女士毫不猶豫的用了——這是安娜·溫圖爾討厭這女人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她說了太多不該說的東西——之後她靠著這本書直接不再工作享受生活。
那麼這麼聰明的女人真的會如很多作家那樣將自己的的作品當做自己的孩子來愛護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勞倫·維斯伯格在得知瑪格麗特將會出演米蘭達的時候就果斷的退出了編劇的行列,因為她非常明白即使她自己不退出,最後也會被擠出去,從小說被賣出去之後《穿普拉達的惡魔》就不再屬於她了。與其落到當初《阿甘正傳》的作者那個下場,還不如早早退出,至少還沒有浪費太多的腦細胞!
更何況這部瑪麗蘇小說如果沒有那些八卦跟內.幕和漂亮的衣服跟鞋子撐著的話鬼才知道會不會賣座,畢竟扒去華麗的外衣這部小說就是一部普通的職場小說,即使是在得知瑪格麗特飾演米蘭達之前維斯伯格也明白電影的內核到底是什麼,雖然整篇小說她都在diss時尚,但恰恰是時尚勾起了大眾的窺視心裏,所以無論如何,這部電影所表現出來的東西都將跟她的小說不同,現在隻不過是更加的南轅北轍了而已。
那麼既然導演跟編劇都被搞定了還有其他需要煩惱的地方嗎?結果已經很顯而易見了,那些大堆大堆的奢侈品讚助已經證明了一切!毫不誇張的說,如果真的要給出現在這部電影裏麵的服裝估算一個價值的話,那麼包含各種首飾在內,這個價值已經超過了一百萬,堪稱是史上最貴劇組服裝,而讚助商付出了這麼多當然也會要求回報,這樣的話,誰會想不開把電影拍成一部探討深刻內容的片子?
“藝術加工的不錯。”安娜點了點頭。
電影確實很精致,而且人物也讓她心中暗爽不已。即使主角的原型是勞倫·維斯伯格本人又怎麼樣?還不是在她自己的原型麵前連台詞都說不出來?
“順便的,你的‘英語’說的很棒。”想到這裏,安娜稱讚了瑪格麗特一句。
眾所周知的,安娜·溫圖爾來自英國倫敦,所以電影裏麵也顯示了這點,而瑪格麗特的那口標準的BBC廣播音簡直再完美不過!
“這難道不是紐約人士的標準配備嗎?”瑪格麗特不在意的說。
美國人民對英國的感情向來複雜,作為一個從這個日不落帝國獨立出來的國家,這裏的人民即對英國有著隱隱的排斥又有著無法言說的推崇。具體表現在大家總是喜歡對英國的一切都冷嘲熱諷,但是在行為跟舉止上麵卻又總想要跟對方靠近。這點從紐約上層人士幾乎人人都能說一口無比標準的英式英語就能看出來,似乎說著這種語言他們就能變成貴族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