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老謀深算,逼走強敵除異己(2 / 3)

“……”

聽了老領導的話,陳正治頓時像被潑了一盆冷水,從頭涼到腳。

老領導似乎知道陳正治的感覺,嘿嘿一笑,又沉著聲音道:“你也別氣餒,正所謂有失必有得,好事不能占盡。他們拿了書記,我們拿縣長,各取所需。再者說了,謝學會資曆級別比你高,要是你上縣委書記,那他往哪裏擺?更何況那樣對你今後開展工作也不好。這次要不是我硬頂著,以你兒子之前出的紕漏,你連縣長的位置都別想。也怪於清風自己貪功冒進,以為一個人就能把酒神窖酒廠多年的積弊一掃而空,他也不想想,他若能一力擺平,豈不意味著其他人都是酒囊飯袋。眼下的結果挺好,要是不依不饒,等組織上空降一個縣委書記過去,那大家都傻眼,你說是不是?”

陳正治怔了怔,老領導說得在理,但他心裏多少還是有些失落。不過轉念一想也就釋然了,如果最終能當上縣長,他好歹也算政府的一把手,正處級幹部了,政治生涯也算是迎來第二春了。

要擱前幾天,他還真不敢想象還能有再進一步的一天。

“沉住氣,正治,目光放遠一些,能上縣級正職,也是你的運氣和福氣。”

“是是是……我是在琢磨問題,不是覺得這個職務低。老領導,我知道您老是為我著想,能上這個職務也是領導一力舉薦的結果,我陳正治您還不知道嗎?今後領導您一句話,我陳正治上刀山下火海沒二話。嘿嘿,抽個時間我單獨去市裏跟領導您彙報彙報工作……”

“少來這套虛的,就你的性子,我還不了解,這事眼下可沒塵埃落定,一切以組織部正式行文為準。我最後提醒你一句,有些事要適可而止,給人一點空間就是給自己一條退路,具體行事你自己掂量。好了,就這樣。”

“好的好的,我知道了,請您放心,我知道該怎麼做。”陳正治滿心歡喜地掛了電話,陷入了沉思。

老領導的電話既帶給了他驚喜,也給了他一份沉重的壓力。縣長職位是對他多年工作的讚賞,但其中也隱含著一絲警告。這些年陳正治連續逼走了兩任縣委書記,在組織眼裏,他飛揚跋扈的印象怕是甩不了了。

所謂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意思是讓他陳正治適當學會退讓,不要太咄咄逼人。

陳正治隻有苦笑,於清風等人步步緊逼,一副不死不休的架勢,他哪裏敢有絲毫放鬆,更談不上退讓了,退一步搞不好就是身敗名裂。

盡管眼下很可能斷了以後向上的道路,但至少保全了自身,也順勢上了一個台階,至於以後的事,以後再說了。

同樣的消息,陳正治是興奮,李思文則是失落,雖然他早知道於清風終有離開獅子縣的一天,也有一定心理準備,但這一天當真到來,他還是非常失落。

今天發生的事就像過山車一樣起起伏伏,酒廠正逢改製喜訊的關鍵時刻,碰上上門抓人的陳正治,幸好袁麗萍和張妍早有準備,讓李思文絕處逢生,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原以為過了一難,前路多少平順一些,沒想到於清風的調令在這個時候下來了。失去了於清風這個雷厲風行的領頭羊,他李思文的反腐路線還能否執行下去?酒廠的革新是否會再起波瀾?原本就虎視眈眈的陳正治等人豈會善罷甘休。

想到這裏,李思文的心中猶如壓了一塊重石,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辦公室裏靜悄悄的,李思文給自己倒了一杯水,外邊的工作間,袁麗萍幾人細聲說著話。

經過這次風波,紀檢小組的成員對工作倒是更有信心了,不過李思文似乎沒有了以往的激情,躲在辦公室裏已經好久沒出來了,這讓他們覺得有些反常。李思文是他們這組人的主心骨,如果李思文心情不好,無疑會影響他們的工作熱情。

袁麗萍多少了解一些情況,她正打算去辦公室看看李思文的情況,不料人剛站起來,放在辦公桌上的手機就“嗚嗚”地震動起來,有人打電話來了。

來電顯示是“阿靜”,這是袁麗萍縣委辦的一個同事,隻是兩人並不在一間辦公室辦公,平時關係相當好,不知道她打電話來幹什麼。

“靜姐,有什麼事啊?”袁麗萍隨口問了一句。

“麗萍,不曉得你聽到消息沒有?縣裏來調令了,是於書記的……”

“於書記的調令?”袁麗萍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趕緊問道:“靜姐,你說什麼?於書記的調令?於書記調哪兒了?”

袁麗萍心裏明白,李思文是她們紀檢組的頂梁柱,於清風是李思文的支柱,於清風在這個關鍵時刻調走可不是好事。

阿靜壓低聲音說:“聽說於書記是被平級調到北川市財政局任副局長……”

袁麗萍倒抽了一口涼氣,忽然明白了李思文為什麼關在辦公室不出來,為什麼情緒低落了。

於清風調走對獅子縣各方麵來說都不是好事,都說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一走,李思文這邊肯定會受極大影響,獅子縣展開的反腐自檢行動也必將受到影響。

阿靜見袁麗萍沒出聲,又低聲說道:“麗萍,我知道你跟李思文關係好,你要多注意一下。我在縣委聽到不少消息,現在很多人都盯著縣委書記的位置呢……”

袁麗萍沉吟了一陣才回答:“好的,我知道了,謝謝靜姐,有時間我請你吃飯。”

掛了電話,袁麗萍陷入沉思,於書記調走無疑會令目前的獅子縣委陷入混亂,她最擔心陳正治上位,如果陳正治當上了縣委書記,對李思文來說就是一場災難。

袁麗萍猶豫起來,想著要不要去安慰李思文一下,盡管她知道李思文是個行事果決的聰明人,勸不勸其實意義不大。

就在袁麗萍猶豫不決時,辦公室的門開了,李思文走了出來,朝大門走去,他一路上都在想事情。

袁麗萍張口想問問,又忍住了,眼看著李思文從麵前走過,消失在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