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蓼花陣(2 / 2)

紫蘇看著有點想笑,突然背後觸來一隻手,旋即聽見裴勱的聲音響起:“紫蘇,你冷嗎?”

洞內狹窄,幾艘船不能並排而行,隻能前後相連,他們的船後緊跟著雲翼和裴勱。裴勱便遠遠伸了一隻手過來。

紫蘇連忙道:“無妨,我挺得住。二郎快坐好,莫要讓船歪了。”

這時船夫加了一把力,船往前一溜,裴勱的手從她背上滑下,頓在半空,一刹,終是收了回去。

高濬眼角餘光看見,唇角勾了勾。

心頭滋味難辨,紫蘇仰頭去看洞頂突然飛過的一隻蝙蝠。

船在彎曲的涵洞裏迂回轉折,大約一炷香後,洞口亮光閃耀,眾人眼前豁然一亮——好一片莽蒼境界!水道縱橫交錯,如密織羅網;水中洲渚,蘆花盡放,壯麗如皚皚雪原。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高濬高聲誦道,“青青蘆葦,固是一景;蘆花飛雪,更足以曉暢襟懷。”

滿目雪團,耀花了人的眼。

幾人嘖嘖稱奇。

紫蘇道:“這就叫蓼花洲?我以為該叫‘蘆花洲’。”

高濬指指垂到水邊的、生得密密的紫紅色和白色的小花:“那不是蓼花?”又吟哦道,“極目江天一望賒,寒煙漠漠日西斜。十分秋色無人管,半屬蘆花半蓼花。”

紫蘇看著那小花,麵對如斯壯景,隻覺心中朗闊,縈繞心間的那些煩憂都褪去了一旁。

“靖王世子找了個好地方。”

高濬淡淡一笑:“不是他找到的,是他著人挖出來的。”

“挖出來的?”紫蘇瞪大了眼,“那得耗費多少時日和人力物力啊!”

“我大哥哥統率姚州軍,兵丁那麼多,挖個湖算什麼?”高漪兩眼放光,說起靖王世子,滿滿都是自豪。

“那怎麼想到要挖這個湖呢?”

高濬道:“此處方圓百裏,四麵環山,原是個覆盆樣的坳地,那洞內水流過來後便四散而去。據說世子夫婦於某日偶然經過,世子妃道此處倒是個清靜之地,頗適合靜養身心。世子道既是靜養居處,那何不讓它更清淨點。於是聚攏水流,開挖水道,在水道之間填土成洲諸小島,遍植蘆葦和樹木。這蓼花倒是本就有的。”

紫蘇探頭看看那些早已看不出人工挖掘痕跡的水道,但見水波淼淼,蘆花蕭蕭,四麵八方,不知從何而起,從何而終,而這幾艘進來的船東繞西轉,早已不知在哪一條水道上了。想象那時開挖的場景,不得不佩服世子其人的奇思妙想。

“這些水道和小島不是隨意設置的吧?會不會是擺了什麼陣法?”

“那是自然。”高濬笑道,對她能看出其中端倪一點也不意外,“世子將兵,對陣法自然熟稔,蓼花洲又是他的別業,焉能不小試牛刀?”

高漪拍手道:“我要去問世子妃嫂嫂,這擺的都是什麼陣法,免得哪日我想出去玩都出去不了,要迷路呀!”

高濬便問紫蘇:“你看出來了嗎,這是什麼陣法?”

紫蘇再四周圍看了看,他們又從一座蘆葦洲旁經過,前麵一個汊港,船卻是往右邊拐進去了。她人在陣法中,要想識得其真麵目,可不容易。

“看不出來。”她搖搖頭,“不過,我看這些蓼花似乎有些特別。”

高漪一聽,急忙探出身子去看那些長在蘆葦根旁的小花。

“不都是花嗎?紅的、白的好大一片,怎麼特別了?”

紫蘇笑道:“郡主看,這些花可是隨意生長的?”

高漪眨眨眼,可不是?那或紅或白的小花看似紛繁錯雜,其實整體來看是極為有序的,像是刻意經過了園丁的排列修剪。

“一溜彎曲的線……看著好像是一條蛇呢……不,更像是駱駝的兩個駝峰!”

“那郡主再看左麵的蓼花。”

高漪把眼睛轉向左麵。

“呀!不一樣呢,好像是一彎月牙,也像眼睛。”

“是啊,兩邊的不一樣。”紫蘇也為這個發現興奮不已,“待船進入下一個汊港,我們再看看那裏的蓼花會是什麼形狀。”

船行很快,不覺又是一個汊港,這次船拐進了左邊水道。

讓人驚訝的是,右邊洲渚上的蓼花呈駝峰狀,而左邊的恰是月牙形——與後麵船行經過時看到的一模一樣!

高漪撫掌:“我明白了!隻要沿著這樣形狀的蓼花走,便能走出陣法!”

-------------------

文中高濬所詠之詩“極目江天一望賒”句見元?黃庚《江村》,此處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