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皮,換掉李妃剛剛出生的皇子。又吩咐宮女寇珠將皇子帶出去殺害。
說書人語氣低沉陰森,將郭柳的恐怖惡毒刻畫得惟妙惟肖。展昭一邊聽著,一邊捏著手中得花生米,眉頭微皺,小聲跟身邊得白玉堂說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怎麼會有這樣的故事傳出來?雖然很多地方都不是真的,但是這明明說的就是皇上的身世啊。”
白玉堂一邊將剝好的花生放在展昭手中,一邊微微冷笑,低聲答道:“你還記不記得,前幾天那些關於包大哥能日審陽夜斷陰,讓烏盆開口說話的謠言。”
“自然記得。”展昭眨了眨眼睛,恍然道,“你得意思是,那些謠言跟這個故事都是——”
白玉堂點頭,微微皺眉,“你想想這件事得前因後果,再想想最近的一係列發展,自然能想通這些謠言得幕後策劃者是誰了。”
展昭沉思片刻,突然眼睛一亮,“知道整件事內情,又能編出這麼精彩的故事,還有能力讓它們在一夜之間傳遍京城。而且最重要的是,這個造謠編故事的人有理由這樣做,這個人,一定是襄陽王世子。”
白玉堂微微一笑,“你為什麼認定了是世子呢?”
展昭瞪大眼睛答道:“自然是因為我已經識破了他的詭計。”
“他有什麼詭計?”
“哼!”展昭冷哼一聲,恨恨地道,“其實從一開始我們在襄陽的時候,他們這對父子就開始了他們的詭計。不,其實在好幾個月以前,寇珠第一次找到他們的時候,這個詭計就已經開始了。”
白玉堂點了點頭,雙眼微眯,看向了說書人站立的高台。那說書人眉飛色舞地描繪著一出狸貓換子得好戲,然而他並不知道,真實發生的故事比他所講的要慘烈十倍不止。真正的宮廷鬥爭,怎麼會是簡簡單單得爭寵二字便可以說清得呢。
最起碼,在狸貓換子的故事中,有一個人自始至終從未出現。然而那個人,卻是這個人親手導演了這一場好戲。這個人,正是襄陽王。
“就在方才,我終於把這件事想通了。”展昭輕輕皺了皺眉,說道,“玉辰宮鬧鬼案的真相還要從今年初講起。那時候,皇帝親政,大赦天下,消息傳到大宋各地,驚動了一位隱姓埋名躲藏在民間多年的女子。這個女子就是二十年前逃出皇宮,大難不死的寇珠。
寇珠因為當年被郭槐灌了毒藥,身體一直十分虛弱,現在更是幾近油盡燈枯。在這樣的情形下,她聽說皇帝親政,不甘心帶著那個天大的秘密死去,便想在臨死之前將心中的秘密說出來,讓它大白於天下。但是她隻是一個身體虛弱的弱女子,若想要做成這件事談何容易。
寇珠思索多日,終於想到了一個辦法。因為她要揭發的是皇上身世這樣的真相,而其他大臣可能會攝於太後的淫威而不敢為她做主,因此,她想到了借助宗室王爺的力量。寇珠遠離宮廷多年,她隻記得當年在宮中有兩位王爺權勢頗大,一位是八賢王,另一位就是襄陽王。八賢王此時仍在京城,寇珠不敢進京,害怕被郭槐發現又要加害,於是她唯一的選擇就隻剩下了襄陽王。”
說到這裏,展昭停頓了片刻,看向白玉堂。白玉堂給展昭倒了杯茶,笑道:“你這小子慣能討那些上年紀的嬸嬸們歡心,看來這位寇珠姑姑也很喜歡你,把這些事都跟你說了?”
展昭不客氣地接過茶喝下去,剛要繼續說,卻被張別古打斷了,“臭小子,我老人家一聽你說什麼宮廷秘密就頭痛,我不想聽,你們繼續聊吧,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