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8
掀起了你的麵膜來,讓我來看看你的臉
談麵膜
從我有記憶以來,無論是電影、電視或是現實生活裏,愛美的女生回家一定要做的事,就是臉上敷著一層白白的麵膜,眼睛貼著兩片檸檬或是小黃瓜,把臉搞得像水果蛋糕,或者臉上塗著黑乎乎的泥巴,不知道是火山灰、死海泥還是台灣水泥。
這一兩年來,美容界刮起了一陣旋風,改用方便的鋁箔包麵膜,一包一片,隻要撕開就可以使用,頗符合現代人快速、有效的需求。麵膜成分五花八門,從美白的左旋維他命C、保濕的玻尿酸、抗皺的膠原蛋白到去角質的果酸等等;香味也從水蜜桃、奇異果味到熏衣草、玫瑰花味等。究竟這些各式各樣的麵膜,有沒有那麼神奇的功效呢?讓我們來掀開它神秘的麵紗。
靜如紅著一張臉來看門診,她已經不是第一個這樣進來的病人了,仔細看她的臉,並不是均勻的紅哦!而是有一個很清楚的界限,而且剛好隻有兩個眼睛周圍正常,其他地方都是紅紅的,恰好呈現一個麵膜的形狀。“你是不是敷臉敷到睡著啦?”靜如有點驚訝“是啊!你怎麼知道啊,每次敷臉都好舒服哦,然後不小心就睡著了,醒來就是這個樣子了。”
Q:蕭醫師!麵膜真的有它所強調的功效嗎?
A:
談起麵膜的功效,與其討論五花八門的成分,還不如說它是一種原理,在皮膚科醫師使用的治療方法中,有一種稱之為封閉療法(Occlusion
Dressing)的,就是在患部擦上藥膏後,用不透氣的包紮布,如保鮮膜、塑料布等,包裹在擦了藥膏的患處,原理是利用不透氣的包紮布使毛孔排出的汗水及熱氣停留在皮膚上,以使表皮的角質軟化,進而達到使藥物進入皮膚深層的目的。
而現在最熱門的麵膜產品,所利用的也正是這個原理,隻是包紮布換成了麵膜紙,藥膏則換成了麵膜成分,簡單地說,所謂麵膜,就是在很短的時間內,給皮膚大量補品的一種產品。
至於這些補品是否真的能發揮功效,就要看它的成分嘍。如果補充的是真正對皮膚有益的成分,當然對膚質有一日千裏的幫助,例如有些麵膜加入了左旋維他命C及大豆萃取物,具有快速美白的功效;有些含有天然草本植物精華及水楊酸,具有抗痘及舒緩、鎮靜肌膚的效果,更有些麵膜一膜雙效,可以同時收縮毛孔及保濕。
所以在選擇麵膜的成分時,可得睜大眼睛,依自己的皮膚所需來選擇哦!
Q:敷著麵膜過夜不是應該效果更好嗎?我怎麼會變成這樣啊?
A:就好像再好吃的奶酪蛋糕,吃太多也可能會膩一樣,廠商在製造麵膜時,大多已經設定了最適合的時間長度,如果敷太久了,可能會因水分蒸發,成分濃度過高,引發接觸性皮膚炎,所以千萬別自作聰明哦!
Q:那要敷多久才對啊?
A:一般廠商設定的時間,大多在15至25分鍾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