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說話,與其說得好,不如說得對。父母要說得對,就要懂得“看碟下菜,看人說話”的藝術。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其獨特的脾性和氣質。父母隻有摸清孩子的脾性特點和氣質特征,才能因人說話,有的放矢地對孩子施以引導,把每一句話都說到孩子心裏去。
1.你的孩子屬於哪種氣質類型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孩子。除了身體發育不同及智能高低的差異之外,孩子出生時還有一些特性,例如,有的孩子餓了哭一兩聲就算了,有的孩子就哇哇直叫,沒完沒了;有的孩子看見陌生人會興奮地去親近探究,有的孩子則遠遠躲在一旁觀察,不敢接近。這些都和孩子與生俱來的氣質有關。
氣質是一個古老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指脾氣、性情、脾性等。教育學上有一個基本的原則,叫“因材施教”,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針對孩子的氣質特征,對其施以引導和教育。家長要把話說到孩子的心裏去,就必須摸清孩子的氣質特征,巧施話術。
氣質是人的典型的、穩定的特點。通常在心理學上把氣質分為四種類型:膽汁質、多血質、黏液質、抑鬱質。
膽汁質,特點是:易興奮,不受約束,容易激怒,故又叫“興奮型”。在古典小說中,張飛、史湘雲是膽汁質類型,脾氣急躁,容易衝動。
多血質,特點是:反應靈敏,外表活潑,能很快適應迅速變化的外界環境,故也叫“活潑型”。如古典小說中的燕青、王熙鳳屬於這類氣質,活潑好動,興趣廣泛,善於待人接物。
粘液質,特點是:堅韌而行動遲緩,比較安穩,故又稱為“安靜型”。如古典小說中的林衝、薛寶釵,能忍耐,較保守,善堅持。
抑鬱質,特點是:膽小,善感,比較孤僻,心很細,又叫“抑鬱型”。如古典小說中的林黛玉,心細如發,多愁善感。
孩子的氣質類型無好壞之分,任何類型的氣質都有積極的一麵,也有消極的一麵。如膽汁質的孩子,熱情好動、生氣勃勃,但容易粗暴、發脾氣,缺少忍耐;多血質的孩子活潑、親切主動,但可能輕率、膚淺、衝動;黏液質的孩子表現恬靜、沉著而穩重,但可能遲鈍、萎靡不振;抑鬱質的孩子感情深刻而穩定,但表現孤僻、羞怯、鬱悶。因此,每一種氣質都可能向某種積極或消極的方麵發展。
氣質類型不能決定一個孩子將來的成就高低。許多家長總以為多血質、膽汁質的孩子將來成就大,反之,抑鬱質、黏液質的孩子沒有出息。偉大的詩仙李白具有較明顯的膽汁質,詩聖杜甫具有較明顯的抑鬱質特征,而二者都是偉大的詩人。
孩子出生後,就有了明顯的氣質特征,但具有典型氣質特征的孩子很少,大多數孩子基本上是以某種氣質為主,同時又兼具其他氣質類型的某些特點。此外,雖然氣質具有很大的穩定性,但在社會生活中,在後天的教育影響下,孩子的氣質是可以改變的。父母要注意區別自己的孩子屬於哪種氣質類型,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引導,注意改造自身氣質的消極方麵,把孩子塑造得更完美一些。
孩子氣質類型除了通常的“四分法”外,近年來又有心理學家提出“五分法”。
斯坦利·L·格林斯潘是著名的兒童精神病醫師,也是《具有挑戰性的孩子》一書的作者,他從有關兒童發展的經典研究中,發現在孩子們身上主要表現出五種不同的氣質類型:
高度敏感的孩子
這種類型的孩子與大多數孩子相比,對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會更熱心、更好奇,可能會使父母產生如履薄冰的感覺。這些孩子相當的苛刻、難以滿足,而且性情急躁,抗拒變化。對於這種類型的孩子最好的養育方法是設定清楚明了的行為限製,與此同時還要投入全部感情,努力去理解他們、鼓勵他們的自發性。如果教育適當,這些孩子會具有非凡的創造性、洞察力以及同情心。
沉湎於自我想法的孩子
這類孩子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比較討人喜歡的,因為他們的要求很少,喜歡獨處。但實際上這類孩子不會很快適應環境變化,也不容易變得活潑。因此父母的養育目標就是與孩子建立密切的聯係,培養他們的社會交往技能,這樣,他們在社會群體中才會感到愉快放鬆。
反抗叛逆的孩子
你的孩子是否會表現得非常固執、消極、控製欲強,而且很明顯地喜歡說不呢?他是否甚至會把最簡單的活動都演變成一個麻煩呢?反叛型的孩子會令父母感到疲憊不堪。如果你能保持冷靜,為孩子設定行為規範,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並且試著去和孩子協商溝通,那麼家教會變得容易很多。
漫不經心的孩子
“這已經是第三次了!”“難道你沒有聽到嗎?”這種類型的孩子在“理解、融入”這個世界時有點困難。因此父母的養育目標是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幫助孩子去做決定,增強孩子的自我關注能力以及提高他們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