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二人高高興興的按百姓的說法去取藥,那石供桌上卻是空空如也,於是,二人再次跪下祈禱求藥,如此三番,還是沒有見到那治病救命的藥,回到府衙,教導師爺裘文亮說:“看來咱們真是把白老太太給得罪了,為表誠意,大老爺您該出個告示,貼到高阜鎮十字街兒去”。

倪承蓀為難的說:“這告示怎麼寫?說咱們抓錯了人?自個兒打自個兒的嘴巴子”?“是這個意思,但話不能這麼說,現在咱們不是有求人家了麼?話可以說的婉轉些,讓人家知道咱們認錯了就行了”,“那好,你就寫吧,寫好了敢快貼出去”。

下午,高阜鎮十字街兒,還真有一張州府的告示,貼在續命堂門前,“州府大堂告示,告之附近百姓,茲有續命堂因受匪人汙陷,才招至官府查封,現已查明,續命堂,在水患之後,賑粥、義診、舍藥之義舉,完全是為本州百姓之生存、安定,本府應予以褒獎,特準續命堂可重新開業,官兵所損器物均由府庫賠償”,下邊落款是定州府,倪,再看那續命堂門上的封條已被揭去,人們爭相觀看叫好。

那教導師爺從高阜鎮回來,心想知州大人都認了錯,又褒獎了白老太太賑粥義診舍藥的義舉,你白老太太就應給知州大人一個台階兒下,把那治病救命的藥早點給了兒衙內,也算是皆大歡喜的好事兒,沒想到,白老太太根本就不理這個茬兒,第四次去求藥又沒求來。

看來求白老太太,發慈悲給藥,是指望不上了,倪承蓀便把希望寄托在外出找藥人的身上了,沒想到半個月後,刑房師爺婁無情和外班捕頭劉雙振,兩手空空的回來了,卻帶回一個老道士,這老道自稱是茅山二十八代傳人,名叫賈得利,為了說書方便咱們就叫他賈老道吧。

也許諸位還有印象,咱們在《倪員外詐屍》那卷書中,說到過這位賈老道賈得利,他師從茅山天魁法師,僅學了些茅山術的皮毛,便覺有了通天徹地之能,又因吃不得茅山清貧之苦,提前下山,在地方上兜攬一些驅鬼、除祟、做道場的活計,當年在倪員外家做法事,暗中為倪有財謀財害弟,助紂為孽,讓青衫龍王破了道法,還白白害死了倪有財,落荒而逃。

有人說,刑房師爺婁無情和外班捕頭劉雙振外出按方兒找藥,怎會碰上了賈老道哇?

這話兒還得從頭兒說起,話說,那天刑房師爺婁無情和外班捕頭劉雙振,拿著重新抄寫的藥方兒從府衙出來就犯了愁,“天下之大,到哪兒去找那沒影兒的藥啊,上京城?京城倒是有個同仁堂,也許能找到那希奇古怪的藥,可京城拳匪正和洋鬼子打仗啊,誰敢去”?

可不去京城又去哪兒呢?突然,婁無情想到了祁州藥王廟,(祁州就是現在的安國),祁州是天下藥材的集散地,古話說“天下之藥不經祁州不是藥,幹草一經祁州都是藥”,這希奇古怪的藥在祁州也許能找到,即便找不齊,也可在那兒打聽到哪兒出這幾種藥。◎思◎兔◎網◎

提起祁州的藥王廟,天下聞名,當地百姓還有個傳說故事,二栓子插話說“不會又是藥王廟柱子上的龍活了飛了吧”,(祁州藥王廟,雕龍欲飛的故事,以前曾在倪員外詐屍中說過),鎖兒爺說,哪兒能啊,咱不能像小品裏總說糧票兒的故事,那不就叫人聽煩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