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道教的角度說,很多人所以愚笨,就是因為廢話太多,精氣神都從嘴裏跑掉了,所以不能積聚智慧。

從劉爚的眼中看出去,小劉伯溫有著驚人的智慧,因為他能一目十行而過目不忘。他的卜筮課、風水課、星相課、靈棋課、讖緯課都能滿分,不過,這是劉爚的評分。劉爚本人也知道自己在象術上的造詣並不深,但一個小孩子能在最短的時間裏領悟到他需要花費幾年才領悟到的玄機密碼,這足以擔得起“聰明絕頂”四個字了。用劉爚的話說,如果大言不慚一點地說,基兒的智慧已超越了人類的極限,比得道的道士走得更遠。

當然,說一個人有智慧,不是看他有多麼強悍的記憶力和領悟力,而是要看他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劉伯溫十歲那年,一個機會闖到他麵前,讓他有機會展現了他的能力,確鑿無疑地證實了他那不凡的智慧,並不是老爹吹噓出來的。

這個機會是這樣來的:1320年,元王朝最高領導人孛兒隻斤·愛育黎拔力八達(元仁宗)去世。就在國喪期間,青田縣有人辦婚事。這簡直是向槍口上撞,依法律規定,國喪三個月內,國家任何人、任何地方不得有娛樂活動。就是在大街上行走,也不能有笑臉。穿衣戴帽一定要注意,不能五顏六色,每個人必須素裝。酒糟鼻子在國喪期間不敢上街,因為鼻子是紅色的,一旦被捉住,不好解釋。青田縣縣長聞聽有人敲鑼打鼓、穿紅戴綠地舉行婚禮,像炮仗一樣爆了起來。眾所周知,在他的管轄區內出這樣的事,一旦被上級知道,那是要掉腦袋的。這位“炮仗”縣長馬上帶著幾名士兵衝進人家的婚禮現場,把男的殺掉,再把女的打暈,又搶跑了新娘。

讓青田縣縣長意想不到的是,新娘家在當地和黑社會有很深交情,不然也不敢這麼明目張膽。新娘的老爹得知女兒被搶了後,氣衝鬥牛,散盡家財,召集黑社會朋友們,帶著棍棒衝擊縣政府。由於武器落後,衝擊未遂。他們臨時改了主意,搶了縣城武裝部,有了現代化武器後,他們又掉頭來攻擊縣政府。但縣政府已經集合了軍隊,這些人見不是對手,一溜煙跑上青田山,當了逆匪。當然,這是元政府的說法。史學家的說法就是:南方漢人的起義。

其實,南方漢人的起義和蒙古人在中國的統治相始終。僅在忽必烈統治蒙古的鼎盛時代,南方就有二百餘起漢人起義。忽必烈之後的元朝二任帝孛兒隻斤·鐵穆耳(元成宗)和三任帝孛兒隻斤·海山(元武宗)時代,江南地區的漢人起義數量雖有減少,但不絕如縷。四任帝孛兒隻斤·愛育黎拔力八達雖然是個好人,也是個好皇帝,可他在位的第五年,也就是劉伯溫六歲時,江西贛州出其不意地爆發了高質量的蔡五九起義,蔡閣下不僅攻陷了州政府,而且還一路北上,想要直搗黃龍攻陷大都。蔡五九雖然很快被殘酷鎮壓,但那次造反的影響力卻讓高層不寒而栗。劉伯溫七歲時,廣西瑤人又起義。八歲時,江西五個州同時爆發了漢人的大規模起義。

對於江南地區的漢人造反,元王朝的皇帝們已習以為常,提不起激動的興趣來。如果有一段時間,元王朝方麵聽不到江南有人造反,皇帝們會大吃一驚,認為不可理喻。

但皇帝眼中的芝麻小事在地方政府長官那裏就成了世界末日的大事。青田縣縣長動用縣城的軍隊多次到青田山中剿匪,要麼無功而返,要麼被對方打得丟盔卸甲。

這是因為土匪們的據點易守難攻,而青田縣剿匪部隊的戰鬥力又馬馬虎虎,所以這事一時之間很難解決。青田縣縣長乞靈於人民的智慧,派出許多胥吏到各地打探奇士異人。有一個胥吏恰好認識劉爚,於是就找上門來了。

那天中午,太陽高照。劉爚和劉伯溫正在吃飯,劉爚背對著院子,突然用筷子的手就懸在空中,神秘地說:“有人來了。”劉伯溫一抬頭,就看見了那位正走進院子東張西望的胥吏。

胥吏把整個事件說了一遍。劉爚說:“這簡單,等我吃完飯。”

胥吏幾乎要哭出來,因為時間就是生命,土匪們多活一日,他和他的上司就多一分危險。

劉爚看到胥吏憂心忡忡,就放下筷子,思考起來。太陽落山,月亮升起,胥吏疲倦得直伸懶腰,劉爚也沒有拿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他看了看胥吏,說:“這些土匪著實可恨,國喪期間居然違反法令,罪大也。”

胥吏趕緊挺直腰板,憑在衙門裏多年的工作經驗,他認定,有能力的人在說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之前,都要有個帽子,這在文章上稱為“龍頭”,“龍頭”之後就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豬肚”。

但可惜,劉爚隻有“龍頭”,至於“豬肚”,他踢給了劉伯溫:“你有什麼辦法,說出來。”

胥吏的態度從恭敬轉為驚訝,又轉為憤怒,因為他認為劉爚在耍他。一個十歲的孩子如何能解決幾百號土匪?胥吏正要作出點官家的姿態來,劉伯溫卻問了起來。

下麵就是二人的問答。

劉伯溫:“土匪們不下山?”

胥吏:“未曾發現。”

劉:“你們不想傷亡太大?”

吏:“誰想死啊。”

劉:“你們可有弓箭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