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講親身經曆和精通的(1 / 2)

我致力於口才培訓,所以我所聽過的談話比任何人都多。說實在的,一個演講者敘述生命給他的啟示時,因為主角就在眼前,即使他的經驗是那麼瑣碎和微不足道,我也從不覺得乏味枯燥。

幾年前,我們的一位老師為紐約市銀行資深的官員們開了演講的課程。這些學員是官身不由己,事情多得無法分身。他們常覺得演講前的充分準備無從下手。但他們不知道,他們中有的已有40多年的工作經驗,他們有自己的思想、理念,能從自身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他們所經曆的事,為他們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經驗。他們不知道,這些完全可以作為演講的題材。如果他們明白了這一點,那他們完全可以肯定地說充分準備其實並不難。但他們沒人知道這點。

一天,來自上區銀行的傑克遜先生來到了培訓班,這個培訓班裏加上他共45人。來的路上,他在報攤上買了一份《福貝雜誌》,並選了一篇題為《十年成功的秘訣》的文章來讀。他之所以讀它,是想找點談話的資料,以備上課的時候使用。

課堂上,他站起身來,用很悅耳動聽的聲音把這篇文章讀了一遍。他認為他一定讀得不錯,大家肯定會稱讚他,可他想錯了。他的文章並沒有吸引眾人。於是他又想從文章裏挖掘一些有深度的東西來談,可除了引用之外,並沒有什麼內涵。他不斷地提到那篇文章,說作者如何如何講,可他始終沒有提到自己是如何想的。從他的演講中,讓我們對《福貝雜誌》了解了許多,可令我們遺憾的是我們對傑克遜自己的事情知之甚少。

他講完後,老師評析說:“傑克遜先生,我們對你講的那位作者並不感興趣。我們感興趣的是你的觀點。不要總是說別人怎麼樣,我們想知道的是你怎麼想。下星期你再用同樣的題目來演講好嗎?請把更多的傑克遜先生放到演講中,看看自己和作者的觀點是否一致。如果是,就以自己的經曆來論證;如果不是,告訴我們原因,就讓這篇文章作一個列子,引出你自己的演講來。”

下課後,傑克遜先生又把那篇文章讀了幾遍,他發現他並不同意作者的觀點。於是他從記憶中搜尋事例來反駁,並用自己的經驗來闡述自己的觀點。他的第二次演講,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搜尋適合的題目

一次,有人問我們的演講指導老師,讓他們說說初學者所遇到的最大問題是什麼。經過我們對所有老師的統計,發現教導初學者根據適合題目進行演講,是這門課程上課初期最常碰到的問題。所謂“適合的題目”,就是它是屬於你的生活的一部分或你的生活經驗,它是屬於你的,所以你就可肯定這個題目適合你。

那麼,我們怎樣去找尋這個適合的題目呢?請你先翻開自己久遠的記憶,從自己的生活經曆中去搜尋生命裏那些有意義並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我們曾經過能夠吸引聽眾注意的題目做過調查,結果發現:最令聽眾欣賞的題目,都與某些特定的個人背景有關。

我致力於口才培訓,所以我所聽過的談話比任何人都多。說實在的,一個演講者敘述生命給他的啟示時,因為主角就在眼前,即使他的經驗是那麼瑣碎和微不足道,我也從不覺得乏味枯燥。

幾年前,我們的一位老師為紐約市銀行資深的官員們開了演講的課程。這些學員是官身不由己,事情多得無法分身。他們常覺得演講前的充分準備無從下手。但他們不知道,他們中有的已有40多年的工作經驗,他們有自己的思想、理念,能從自身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他們所經曆的事,為他們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經驗。他們不知道,這些完全可以作為演講的題材。如果他們明白了這一點,那他們完全可以肯定地說充分準備其實並不難。但他們沒人知道這點。

一天,來自上區銀行的傑克遜先生來到了培訓班,這個培訓班裏加上他共45人。來的路上,他在報攤上買了一份《福貝雜誌》,並選了一篇題為《十年成功的秘訣》的文章來讀。他之所以讀它,是想找點談話的資料,以備上課的時候使用。

課堂上,他站起身來,用很悅耳動聽的聲音把這篇文章讀了一遍。他認為他一定讀得不錯,大家肯定會稱讚他,可他想錯了。他的文章並沒有吸引眾人。於是他又想從文章裏挖掘一些有深度的東西來談,可除了引用之外,並沒有什麼內涵。他不斷地提到那篇文章,說作者如何如何講,可他始終沒有提到自己是如何想的。從他的演講中,讓我們對《福貝雜誌》了解了許多,可令我們遺憾的是我們對傑克遜自己的事情知之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