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致股東的信:股份公司教程
巴菲特當然沒有寫過什麼書,但他每年都要在伯克希爾·哈撒韋的公司年報中給股東寫一封信,總結在過去一年中的成敗得失。從挑選經理、選擇投資目標、評估公司,到有效地使用金融信息,這些信涵蓋麵甚廣。但是,在美國法律教授勞倫斯A.坎寧安將這些信按特定的主題加以組織整理著成本書以前,這些信中蘊含的思想並沒有引起本應獲得的廣泛關注。巴菲特本人認為,這本書比到目前為止的任何一本關於他的傳記都要好,如果他要挑一本書去讀,那必定是這本。
巴菲特是第一位靠證券投資成為擁有幾百億美元資產的世界富豪。在過去的35年中,他執掌的伯克希爾公司每股賬麵價值從19美元上升至37 987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24.00%(見下表)。尤為難能可貴的是,伯克希爾已經是一家資產總額高達1 300多億美元的巨型企業。沒有哪個人的成功是偶然的。讀者看完本書之後,想必會對巴菲特的投資理念有深入全麵的了解,也就不難想像他為什麼會取得如此驚人的業績。
巴菲特的許多觀點與傳統的管理與投資教條相抵觸。例如,巴菲特認為用股票期權酬報經理會對股東產生毒害作用,他更傾向於直接用現金獎勵經理。因為這些經理若是真的看好自己公司的股票,隻要到二級市場上去買就可以了。許多公司的業績增長,是因為留存了本應派發給股東的紅利。如果這些用於再投資的留存收益可以產生高於市場平均收益的回報,那麼留存收益顯然是明智的;但若是回報率比市場的平均收益率低,那麼股東就會蒙受損失。許多公司經理明知回報率低,但還喜歡留存收益,因為公司的業績畢竟還
是增長了,這樣他們手中的股票期權的價值就會提高,這等於是拿股東的錢為自己謀利。
1999年對伯克希爾來說是不如意的一年,其每股的賬麵價值增長率創下35年來的新低—僅為0.5%。巴菲特在1999年度的年報中開篇便說,即使是烏龍偵探克魯索(Inspector Clouseau,已故英國影星彼得·塞勒扮演的法國低能偵探)也能看出你們的董事長有罪。他還說自己在1999年的資產配置成績隻能得個“D”。
伯克希爾業績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它投資的幾家大公司在1999年的二級市場表現極糟:可口可樂下跌30.7%;吉列下跌34.1%;聯邦房屋抵押貸款公司下跌41%;通用再保險公司下跌50%。幸好,伯克希爾參股的運通公司和花旗銀行分別上漲19.9%和51.7%,這才多少為公司挽回一些損失。前幾家公司的股價下滑並非由於它們是所謂“舊經濟”股,而是因為公司的業績大幅下滑(見下表)o┌──────────┬─────┬─────┬───────┐│公司 │持股量 │成本 │1999年末的市值││ │ │(億美元)│ (億美元) │├──────────┼─────┼─────┼───────┤│運通公司 │50536000 │14.70 │84.02 │├──────────┼─────┼─────┼───────┤│可口可樂公司 │200000000 │12.99 │116.50 │├──────────┼─────┼─────┼───────┤│聯邦房屋抵押貸款公司│59559300 │2.94 │28.03 │├──────────┼─────┼─────┼───────┤│吉列公司 │96000000 │6.00 │39.54 │├──────────┼─────┼─────┼───────┤│《華盛頓郵報》公司 │l 727765 │0.11 │9.60 │├──────────┼─────┼─────┼───────┤│富國銀行 │59 136680 │3.49 │23.91 │├──────────┼─────┼─────┼───────┤│其他 │ │41,80 │68.48 │├──────────┼─────┼─────┼───────┤│合計 │ │82.03 │37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