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梅眼眶一直紅紅的,拚命忍住沒有掉眼淚,成親的日子家人要哭,但是新娘不能哭,要開心一些才行。
一番熱鬧之後,新郎官把人接走了,吹吹打打的又往新郎家去。
接親之前,這聲音是由遠及近,接親之後,卻是由近及遠,文氏有些難過,就這麼一個孫女,以後就是別人家的了,這裏成了她的娘家。
雖然盼著她總是回來,但從現實來說,又不希望她回來,嫁了人的姑娘,要是三天兩頭回娘家,隻能說明在婆家過得不順心,自然是希望冬梅一切都好啊。
等接親隊伍的動靜遠了,方家又開始忙活起來,新娘子是被接走了,還有那麼多的客人在呢,這是要擺酒席的,一直要熱鬧到晚上了。
第二天家裏少了個人,大家一時都有些不習慣,就惦記著冬梅在婆家的日子,她從小就乖巧,和秀秀一起長大的,但是性子和秀秀不一樣,要是婆家的人厲害些,她還真是容易被欺負,也不知道李家到底是不是如同他們表現出來的那樣,萬一看錯了人呢?
就連秀秀都跟著擔心,想著平日裏和冬梅同進同出,一起玩兒了十幾年,突然之間分開,心裏真是難受啊。
文氏到她屋裏來,見她坐在那裏想事情,笑了笑,“你也在想冬梅啊?”
秀秀回過神,“是啊,也不知道她能不能過得好,娘,你說人長大了,為什麼就要成親呢?成了親為什麼就要離家呢?”
文氏對她總是冒出一些傻問題已經習慣了,笑了笑,“要是都不離家,一代一代下去,家裏多少人了?就是要有進有出,嫁了姑娘出去,也娶了媳婦兒回來,這樣家家戶戶都能越來越昌盛了。”
秀秀想著自己要嫁娶京城,心裏難受,靠在文氏肩膀上,文氏也知道她在想什麼,不點明,隻是笑了笑,“好了,等三朝回門,你好好跟冬梅說說話,問問她在婆家感覺如何,要是李家真有什麼做得不合適的,我們自然會替她討回公道。”
秀秀點頭,沒說話,心裏跟文氏說了無數次對不起,明知爹娘會那麼不舍,她卻還是選擇了和另一個人遠走高飛,這一生留在身邊盡孝的日子越來越少了,她真是個自私的人。
這幾日方家人提不起精神,李家人倒是很高興,冬梅性子溫順,人又長得不錯,李母和她相處了幾日,已經將她的性子摸清楚,這就是個從小沒受過什麼委屈的小白兔,你對她好她就對你更好,心裏不藏事。
這樣的性子挺好的,娶了這樣的媳婦兒家庭會和睦,但是也得多費心教她,要不然容易被人欺負,這些事就得她這個做婆婆的放在心上了。
到了回門的日子,提早一天李母就準備好了回門禮,家裏的媳婦們都是這麼準備的,對於一般人家剛合適,對於方家來說有些少,但是為了公正,也沒有特別多準備。
冬梅半點意見都沒有,她就是覺得公正最好了,誰都說不出什麼來,開開心心地和夫君回娘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