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幹泡兒(1 / 2)

第59章幹泡兒

本地人做的桑葚幹,自然是沒什麼技術含量的。

熟透的桑泡兒摘回去,在家裏的曬場裏攤開,白天曬太陽,晚上曬月亮,曬到幹酥酥了為止,把幹透的果柄搓掉,過一遍風車,吹掉果柄和碎屑還有灰塵,就算是成了。

用洗幹淨的袋子裝起來,到時候自然有大大小小的泡兒老板下鄉來收,整天開著大大小小的貨車順著硬化的鄉村公路上上下下的跑,還用自動循環的電喇叭不歇氣的嚷嚷:“收泡兒,收幹泡兒,收泡兒,收幹泡兒……”

家裏有幹泡兒的自然就會到路上去攔車,一般都會把泡兒老板叫到家裏去看貨談價,然後稱重收錢皆大歡喜。

幹泡兒的價格也是起起伏伏有高有低,老農民沒什麼銷路,自然買方市場占優,基本上都是泡兒老板說了算,高的時候一斤十多塊,低的時候一斤三四塊,至於人家拿去賺多少,那都是人家的本事。

也有通過外地親友在網上賣的,那價格就比較高,一斤二三十都很正常,畢竟要貼郵費,而在鄉鎮上的快遞,起步價基本上不會少於10塊,好像是沒有什麼優惠之說。

劉平安自然是沒什麼銷路的,倒是跟風開了個網店,卻是冷冷清清門可羅雀,瀏覽量都沒上過兩位數的。

原因很簡單,他又不是專業做網店的,沒文化的大老粗一個,不懂運營,不放廣告,不整優惠,商品詳情也就是幹巴巴的簡單介紹,跟人家撒錢倒貼做口碑做壟斷的電商沒法比,連價格和質量都完全占不了一星半點的優勢。

那破網店,能有流量有生意才是怪事。

所以劉平安家曬的幹泡兒,都隻能賣給那些個大大小小的泡兒老板,價錢自然是壓得低低的,倒是剛從芒果園回來那年,在城裏上班的少東家說有同事要買,把曬出來的幹泡兒全拿走了,當時沒說錢,後來微信轉賬,直接給了每斤25的高價。

劉平安很是無語,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想想少東家的俏臉,想想老東家的臭臉,簡直是一個頭兩個大。

後來泡兒錢是收了的,不過他在自己家裏請了少東家一次,吃的是自家養的大母雞燉嫩南瓜和野地裏找的三把菇蒸火腿,張友群夏迎秋還有劉夢夏作陪。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劉平安家的幹泡兒,沒再經少東家的手拿過高價,就隨隨便便的找個泡兒老板賣掉,價格自然是高不上去的。

反正也不多,反正自家種的,無所謂了。

今年的桑泡兒多得多,鮮泡兒賣不贏就隻能曬成幹的,院子裏的曬場倒是挺大,可那不成,家裏有狗有貓還有羊,就算把羊子關上不放出來,貓狗也都沒拴,滿院子溜達就不是個事兒。

掉毛踩髒了不說,丫的還會屙屎屙尿,想想都是夠夠的了。

劉平安選擇的曬場是屋頂,正房子是平房沒錯,可上麵加砌了攔水牆,關了個四五十公分深的水。

那是防止屋頂漏水的措施,有水一直養著,倒成現澆而不是蓋樓板的屋頂一般不會漏水,如果任由它敞著曬著,可能一兩年就會出問題,隨便落個雨積個水,很可能就漏水了,補都不好補的那種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