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單位開完大會,宋漸就把情況跟楊漓說了,楊漓根本沒當回事似的,說沒事,此處不行咱就換個地兒,我支持你二次創業,再說了……楊漓說著還哥們兒式地拍了拍宋漸的肩膀:不還有我呢嗎?老公,沒事兒,不用擔心。
宋漸知道楊漓說得輕鬆,心裏卻不一定輕鬆。自打當上編輯部主任以來,他每月的薪水能開到八千左右,這在省城也算是高薪階層了。再加上楊漓舞蹈班的收入,他們中產階級的小日子過得挺滋潤,可一旦他失了業,家庭經濟無疑就崩潰了小半邊天,他不知道這種小資的中產,是否還能繼續下去。
雖然大家對雜誌社都有感情,但那次大會以後,人心多少有些惶惶,都私底下合計自己的出路和前途,這也是人之常情。所有人都明白,這不是一家雜誌社的態勢,大勢所趨,早晚的事。性情中人,能陪雜誌一路走完,堅持到底,那也是靠著一濟情懷。比較事儈者,已經開始偷偷為自已籌化了。
宋漸手下的那個女編,前天忽然悄悄跟他說,她可能要離開了,去某個公安分局的政治部工作。他老公本身就在公安,當然會有些門路和手段,至於她過去是正式編製,還是先聘用製,再找機會轉正,宋漸也沒問。宋漸說好事,並祝她好運。他還能說什麼呢?
隻不過女編偷偷地告訴他,顯然有著別種的意味,因為臉上分明都是不舍,眼晴裏都滿是乞盼,這讓宋漸的內心有些小慌亂,也許他該滿足她一小下,單獨請她吃頓飯,抑或幹脆兩人幽會一場,可宋漸還是未不加思索得沒有接招。
宋漸肯定是能堅持到雜誌社停刊那天的,他不但對這份傾注了他的汗水和智慧的雜誌有感情,而且他對社長高大俅也有一份承諾。他覺得一個知識分子有始有終,才算得上有氣節。
實際上宋漸感覺自己若離開有點艱難,他真不知道自己離開這份工作還能做什麼。還幹老本行,去某個報誌或電視台,繼續做他的媒體從業人員,他倒是能找到一些熟人和關係。可問題的關鍵是,他到了某個單位能繼續做他的中層領導嗎?這就不好說了。難道去做一名新聞小兵?
高處不勝寒,人有時到了一定的位置和高度,再想躬下身來就很難。中國人都是為了麵子而存在著,尤其知識分子。
在網絡新媒體出現後,隨後自媒體一窩蜂的時候,宋漸也曾動過心思,想嚐試一下新領域,他甚至還在自己微博的基礎上,注冊了微信公眾號。但沒玩幾天他就明白了,除非是名人,一個小人物要想把公眾號玩火了,那得有多大的幸運還得耗費多大心血,天天更新加雞湯料不說,還得篇篇十萬加,每天的工作就把他忙暈頭了,哪還有這閑精力?
宋漸也動過利用雜誌社編輯記者的資源,搞個公眾號內容策化團隊的念頭,人多力量大,智慧也高,分攤下來每人花費的精力也不多,這樣一來辦好一個公眾號應該問題不大。可這麼搞會不會在領導眼裏有不務正業之嫌?再者,雜誌社也隨波逐流成立了一個新媒體部的,也以雜誌名頭注冊了公眾號的,但那號辦得不如不辦,混日子一樣。可即使再不堪,作為並行兩個部門,宋漸也不能帶頭另立山頭,擠兌它吧?
那次單位開完大會,宋漸就把情況跟楊漓說了,楊漓根本沒當回事似的,說沒事,此處不行咱就換個地兒,我支持你二次創業,再說了……楊漓說著還哥們兒式地拍了拍宋漸的肩膀:不還有我呢嗎?老公,沒事兒,不用擔心。
宋漸知道楊漓說得輕鬆,心裏卻不一定輕鬆。自打當上編輯部主任以來,他每月的薪水能開到八千左右,這在省城也算是高薪階層了。再加上楊漓舞蹈班的收入,他們中產階級的小日子過得挺滋潤,可一旦他失了業,家庭經濟無疑就崩潰了小半邊天,他不知道這種小資的中產,是否還能繼續下去。
雖然大家對雜誌社都有感情,但那次大會以後,人心多少有些惶惶,都私底下合計自己的出路和前途,這也是人之常情。所有人都明白,這不是一家雜誌社的態勢,大勢所趨,早晚的事。性情中人,能陪雜誌一路走完,堅持到底,那也是靠著一濟情懷。比較事儈者,已經開始偷偷為自已籌化了。
宋漸手下的那個女編,前天忽然悄悄跟他說,她可能要離開了,去某個公安分局的政治部工作。他老公本身就在公安,當然會有些門路和手段,至於她過去是正式編製,還是先聘用製,再找機會轉正,宋漸也沒問。宋漸說好事,並祝她好運。他還能說什麼呢?
隻不過女編偷偷地告訴他,顯然有著別種的意味,因為臉上分明都是不舍,眼晴裏都滿是乞盼,這讓宋漸的內心有些小慌亂,也許他該滿足她一小下,單獨請她吃頓飯,抑或幹脆兩人幽會一場,可宋漸還是未不加思索得沒有接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