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二十】
一八六六年家書
惟有處之泰然,行所無事,申甫所謂“好漢打脫牙和血吞”,星岡公所謂“有福之人善退財”,真處逆境者之良法也。
——家書摘錄
致九弟書
沅弟左右:
鄂署五福堂有回祿(回祿:傳說中的火種。此處指火災。)之災,幸人口無恙,上房無恙,受驚已不小矣。其屋係板壁紙糊,本易招火。凡遇此等事,隻可說打雜人役失火,固不可疑會匪之毒謀,尤不可怪仇家之奸細。若大驚小怪,胡思亂猜,生出多少枝葉,仇家轉得傳播以為快。惟有處之泰然,行所無事,申甫所謂“好漢打脫牙和血吞”,星岡公所謂“有福之人善退財”,真處逆境者之良法也。
弟求兄隨時訓示申儆,兄自問近年得力惟有一悔字訣。兄昔年自負本領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見得人家不是。自從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後,乃知自己全無本領,凡事都見得人家有幾分是處,故自戊午至今九載,與四十歲以前迥不相同。大約以能立能達為體,以不怨不尤為用。立者,發奮自強,站得住也;達者,辦事圓融,行得通也。
吾九年以來,痛戒無恒之弊,看書寫字,從未間斷,選將練兵,亦常留心,此皆自強能立工夫。奏疏公牘,再三斟酌,無一過當之語自誇之詞,此皆圓融能達工夫。至於怨天本有所不敢,尤人則常不能免,亦皆隨時強製而克去之。
弟若欲自儆惕(儆惕:敬惕。),似可學阿兄丁戊二年之悔,然後痛下箴砭,必有大進。立達二字,吾於己未年曾寫於弟之手卷中,弟亦刻刻思自立自強,但於能達處尚欠體驗,於不怨尤處尚難強製。吾信中言皆隨時指點,勸弟強製也。趙廣漢本漢之賢臣,因星變而劾魏相,後乃身當其災,可為殷鑒。默存一悔字,無事不可挽回也。
同治六年正月初二日
致九弟書
沅弟左右:
接李少帥信,知春霆因弟複奏之片,言省三係與任逆接仗,霆軍係與賴逆交鋒,大為不平,自奏傷疾舉發,請開缺調理。又以書告少帥,謂弟自占地步,弟當此百端拂逆(百端拂逆:百事不順。)三時,又添此至交齟齬之事,想心緒益覺難堪。然事已如此,亦隻有逆來順受之法,仍不外悔字訣、硬字訣而已。
朱子嚐言:“悔字如春,萬物蘊蓄初發;吉字如夏,萬物茂盛已極;吝字如秋,萬物如落;凶字如冬,萬物枯凋。”又嚐以元字配春,亨字配夏,利字配秋,貞字配冬,兄意貞字即硬字訣也。弟當此艱危之際,若能以硬字法冬藏之德,以悔字啟春生之機,庶幾可挽回一二乎?
聞左帥近日亦極謙慎,在漢口氣象何如?弟曾聞其略否?申夫閱曆極深,若遇危難之際,與之深談,渠尚能於惡風駭浪之中默識把舵之道,在司道中不可多得也。
同治六年三月初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