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節(1 / 3)

己的長處,找到發揮自己優勢的最佳位置。一個人事業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己能不能揚長避短,善於經營自己的長處。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如果你能經營自己的長處,就會給你的資本增值;反之,如果你經營自己的短處,那會使你的財富貶值。隻要你善於發掘自己的潛力,發揮自己的優勢,就能找到發展自己的道路,創造美好的財富藍圖。

第56節:讓目標指引“淘金”行動(2)

俗話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每個人都有優點和長處,自己適合做什麼,不適合做什麼,都應該心裏有數。如果不知己所長,又不知己所短,不論是以短當長,還是以長當短,這都會適得其反。看完下麵的童話故事,我們可以更深刻地明白這一點。

在亞洲大草原,有一頭年幼的獅子叫迪奧,它從小就立下雄心壯誌:我要成為一頭最優秀最完美的獅子。

後來,這頭年幼的獅子發現,雖然獸類都認為獅子是草原之王,但它有個明顯的弱點,就是在長跑中的耐力比羚羊弱。很多時候,就因為這個弱點,羚羊從便溜掉了。

它決心改掉這個缺點,通過長期對羚羊的觀察,它認為羚羊的耐力與他吃草有關。為了增強耐力,迪奧便學著羚羊吃起草來,最後它因吃草而變得體力空乏,奄奄一息。

母獅發現迪奧這個做法後,便教育迪奧說:“獅子之所以成為草原之王,不是因為沒有缺點,而是因為它有突出的優點,它是靠突出的觀察力,優異的爆發力,鋒利的牙齒和準確的撲跳動作,而不是靠完美才稱霸草原的,沒有缺點的獅子是不存在的。”

迪奧聽了母親的話,開始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為了讓自己變得完美,我們總希望改掉自己身上的一切缺點,結果成為一個平庸之人。獅子之所以成為獅子,富人之所以成為富人,並不是沒有缺點,而是盡量避開自己的缺點,把自己的優點發揮得淋漓盡致。

看看時間,選擇佳徑

古時有一首《蓮花落》的詞寫道:

“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為奇,前十年幼小,後十年衰老,中間隻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裏過了。算來隻有廿五年在世,受盡多少奔波煩惱……”

這是一首言簡意賅、蘊意淺顯的小詞,也是一個古老而永恒的話題——珍惜時間。

陶淵明這樣說過,“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時間是一口暮鼓晨鍾,它能警醒我們覺悟時光的匆匆;盧仝說“昨日之日不可追,今日之日須臾期”,時間是一位公正的法官,它能公平地對待每個人的是與非。試想,如果我們的生命真的隻有二十五年,九千多個日日夜夜。那麼,毋庸置疑,一句話:珍惜時間,抓緊規劃!

我們總覺得自己有的是時間,其實,生命是多麼的短暫,多麼的有限,要知道“來日無多”,生活中永遠別說“太遲了”。大道理誰都知道,可我們卻恰恰在一次次地重蹈著一個個錯誤:為昨天的一點點損失鬱鬱不可終日,今天大把的時間流失了竟然絲毫不覺得惋惜。

其實,許多窮人不乏聰明和優越的環境,但常常借口來日方長,未能放飛自己的野心,未能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去投入,一拖再拖,結果在生命的盡頭留下不窮的遺憾。

若能試著給自己減去十歲、二十歲,甚至三十歲,給自己加上一份壓力,說不準能在有限的歲月裏創造出些許奇跡。追求財富的窮人們,我們不妨在心底減去三十歲,在設計一下自己的財富藍圖。

時間對於財富路徑的選擇,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在我們的生活中,忙碌的人們無論做什麼時,總要想著“什麼時間可以做完”,“何時開始”,“現在是什麼時候”等等。但是,時間並不是決定選擇的唯一因素,我們還需要琢磨其他的因素,下麵的生活片斷給了我們更多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