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節(1 / 3)

名,他對你即有吸引力,又有實現的可能性,而且還可以挖掘你的學習潛力。當你實現了第12、13名的目標時,再確定第10、11名的目標。這樣你就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有所進步。

目標分解,步步實現

要想致富,就必須製定一個周詳的計劃,摸著石頭過河是不行的,不少人雄心勃勃,結果卻是慘敗。其原因就是沒有製定周詳的計劃,而是沒想好就幹起來了,幹著幹著就走了彎路。

第61節:讓目標指引“淘金”行動(7)

我們常常佩服胸懷野心的人,然而其中有許多人不知道如何分解和細化自己的野心和目標。目標必須越細越好,最好能細化到每天和每小時。讓自己真真切切地看到自己的目標在哪裏。實現了所有的每一個細小的目標,大目標就水到渠成地完成了。

美國一位名叫羅伯舒樂的博士,在自己身無分文的情況下,卻立誌要在加州建造一座水晶大教堂。這座教堂的預算造價為700萬美元。

舒樂博士首先在一張白紙上,寫下了自己實現目標的奇特計劃:

尋找1筆700萬美元的捐款;

尋找7筆100萬美元的捐款;

尋找14筆50萬美元的捐款;

尋找28筆25萬美元的捐款;

尋找70筆10萬美元的捐款;

尋找100筆7萬美元的捐款;

尋找140筆5萬美元的捐款;

尋找280筆2.5萬美元的捐款;

尋找700筆1萬美元的捐款。

他把700萬美元這個大目標,一次又一次地分割成更小的目標,最終分割到1萬美元。每次募捐1萬美元,這個目標實現起來就容易多了。就這樣,他一萬美元一萬美元地募捐,一點一滴地籌集。曆時12年後,一座最終造價2000萬美元、可容納1萬多人的水晶大教堂竣工了。這座水晶大教堂成為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跡與經典,也成為世界各地前往加州的人必去的遊覽勝景。

你怎樣設計掙下你的100萬?是從1萬個人那裏各取100元,還是從10萬人那裏各取10萬元?

我們的目光不可能一下子投向數十年之後,我們的手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觸摸到數十年後的那個目標。為了不會為自己的付出感到絲毫的累,我們應該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每天都能看見財富的路標,每天都能嚐到成功的甘甜,體味到奮鬥的喜悅與滿足,一種腳踏實地的付出換來一種實實在在的得到。

我們的野心樹立起來的目標,往往看似難以實現,但把它分割成無數個小目標,實現起來就不再是什麼難事了。每天實現一個小目標,日積月累,最後你就會將野心變成現實。日本的山田本一就是這樣做的。

日本著名運動員山田本一曾多次獲得馬拉鬆比賽的世界冠軍。當記者問他憑什麼取得如此驚人的成績時,他說了這麼一句話:憑智慧戰勝對手。在他的自傳中是這麼說的:

“每次比賽之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路線仔細地看一遍,並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誌是銀行,第二個標誌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誌是一座房子……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終點。比賽開始後,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奮力向第一個目標衝去;到達第一個目標後,我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衝去……四十幾公裏的路程就被我分解成這麼幾個小目標輕鬆地跑完了。起初,我並不懂這樣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標定在終點線的那麵旗幟上,結果我跑到十幾公裏時就疲憊不堪了,我被前麵那段遙遠的路程給嚇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