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教主在旁插言道:“也不好,太乙真人唯有一徒,如無變故,下一量劫該哪吒接他師父班,如何能顛倒來?別人替得,唯獨他替不得。”
元始天尊道:“既如此,便先空著。也不須教人填補了,隻待太乙真人自家完事後回來上任。”
又議勾陳大帝之位,元始天尊道:“陸壓道人曾向貧道請此職位,他於十絕陣、萬仙陣俱有功勞,本身法力也當得。”
通天教主聽得“萬仙陣”三字,哼了一聲,問道:“這陸壓道人是何根腳來曆?敢當六禦之位?”
天尊道:“他原是帝俊所生十金烏之一,經後羿之亂,因禍得福反被東皇太一收為嗣子,稱帝鴻太子;然又舉止不當,失寵於東皇。一向流落在外,如今重修仙道,號陸壓道人。論其身份,也算前朝貴胄,也當得過。”
通天教主道:“道兄差了,俗話說一代新人換舊人,陸壓既然是前朝帝鴻太子,如何再來本朝稱帝做王?不妥,不妥!”卻是教主記著這陸壓以釘頭七箭書射趙公明,以為手段太過陰毒,教主十分不齒。
天尊道:“然賢弟以為何人方好?”
通天教主四下一看,指了清虛道德真君,道:“他可以去得!清虛道人還有兩個徒弟,大徒弟一家人手多,凡事也可以幫襯些!”
元始天尊無可無不可,問清虛道德真君道:“你意如何?”
清虛道德真君跪下稟道:“弟子不能擔勾陳之位,卻又有別的話說。”
天尊道:“你說。”
清虛道德真君道:“小徒天化,本來合該死於金雞嶺高繼能之手,幸得元微、哪吒兩位師侄貴人相助,逃得一劫。然天化命既不厚,親戚又都係凡人身死封神,不能助力,唯恐一旦位高,反遭不好。因此弟子意欲推舉他做個管理三山正神炳靈公,而黃氏一係也皆都封做地神,隻教他們在地上為官,不上天庭點卯。”
天尊點首歎道:“你倒是為他著想。既如此,你心有牽掛,隨不得我回大羅,你且做個三官大帝之一的地官清虛大帝,憑你怎麼扶持他,待下一量劫傳了位,放了心,你再回來。”
清虛道德真君叩謝了,道行天尊道:“弟子倒有個想法,這勾陳大帝不妨叫三代弟子來做,擇其立功甚偉、福德深厚者,也當得過。未必定要我等辛勞。”
天尊道:“也罷,哪吒同黃天化兩個將來要接自家師父位子,還剩楊戩同雷震子,功勞福德都好,任選一個為是。”
太乙真人道:“楊戩同玉帝心結未解,若推舉他時,恐玉帝見怪,我看雷震子就好。”
雲中子推辭道:“小徒法力低微,又無經驗,人情都不通曉,做一衝鋒陷陣之將還勉強能任,如何能當天帝之位?”
太乙真人笑道:“誰一生下來就懂得做官?總不都是學來的?何況你還有個百伶百俐的大徒兒,怕誰欺負了雷震子不成?小孩子家總要曆練長大,師弟不可偏寵溺愛,誤了孩兒前程。”
雲中子便不言語。
元始天尊道:“也罷,雷震子原是文王第一百子,他長兄為紫微大帝,他如何做不得勾陳大帝?此事就這樣定了。”
天尊便教元微仙子先填了五嶽大帝之位,屬意黃氏一門為主,元微仙子奏道:“黃氏一門,宗族故吏甚多,同姓之人皆都封在一處,太著痕跡,以為天尊任人唯親,不如挑幾個封在別處。”
天尊頷首道:“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