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假麵真容初相見(2 / 3)

“那就有勞秦掌櫃了。”李微吟就此與秦掌櫃告辭,才走到馬車旁,又想到前陣子縫製藥包,絲線已經剩餘不多,便想去附近的鋪子裏購置一些,朝著身旁的葉熙寧道,“阿寧,我去買些絲線,你在這兒等著我便好。”

葉熙寧聞言,眼神朝著路邊柳樹下正打著盹兒的乞丐看去。

那乞丐卻是假裝睡著,眯著眼看見葉熙寧麵朝這方看來,他抬手撓著脖子搔了搔癢,轉了個身調整了下姿勢又睡去。他是昭雲觀遍布在商州城內的暗探之一,負責傳遞消息。而剛剛他抬手撓脖子的手勢,恰是在告知她前方情況正常。

她心思一定,警覺地觀察著四周的情況,確定無事,又看了一眼李微吟常去買絲線的鋪子,見就在不遠處,便牽了牽唇角點頭答應,朝李微吟打手語道:“我先去前麵查探,你辦完事情見機行事。”

李微吟微微笑了一下,聲音溫和地道:“放心吧。”

葉熙寧看著李微吟走開的背影,朝著城門口的方向行去,不過一會兒,便瞧見一隊車馬不緊急不緩地行駛而來。

此時李微吟剛買完絲線從鋪子裏出來,葉熙寧隨著那一隊車馬緩緩行走,待看見李微吟時與她眼神交彙會,手上兩指驀地一展,那手掌之間的內力將路邊的石子倏然吸了過來,飛至她兩指之間。

驟然之間,她已運氣將那石子彈出,石子猶如箭矢般朝著那牽著馬車前行的馬匹襲去。那馬忽然吃痛受了驚,長嘶一聲瘋狂地向人群中衝去。

人來人往的大街上,爆發出陣陣驚呼和尖叫聲。

正駕著馬車的車夫被這突如其來的意外驚到,怎麼拉都拉不住受驚的馬,隻能驚慌失措地喊著:“讓開!讓開!都讓開!”

旁邊的路人見馬車胡亂衝撞,連忙朝邊上躲開,李微吟眼看著那受驚的馬已然衝向自己。千鈞一發之際,隻見一青衫人從馬車內出來,馬夫跳下車後那人果斷地飛身上馬,拚命勒住了韁繩堪堪叫馬兒停下。停下時那馬已至她身前不到兩尺的地方,嚇得周遭的行人都開始驚呼。

眾人見李微吟方才差點死在馬蹄下,猶是驚魂未定,人群之中一陣唏噓聲。

李微吟的麵色也因這變故微微一變。隻是她相信,有葉熙寧在她一定不會有事,所以方才她看見馬車朝著她衝過來時,仍是堅定地站在原地。

陸澈本想下馬向她致歉,待看到李微吟時身子明顯僵了僵。

那雙深眸隨著他內心的震驚倏然收縮了瞳孔。

陸澈驀然陷入四年前的回憶中。

靖陽城內。

那一日正是寧國侯府寧家獨女寧朝歌拜將之時。她的烏夜從靖安門一路飛奔馳騁,路上的行人紛紛閃避,陸澈卻不閃躲,差點死在她的馬蹄之下。

寧朝歌用力勒住馬韁繩,險險地在馬前蹄踏落之前扭轉馬頭才沒鬧出人命。她怒目瞪向不知好歹的攔路之人,手中的銀絲軟鞭淩厲地劈向他的身前,鞭子堪堪貼著他的麵龐飛過。

陸澈隻聽得耳畔一陣鞭嘯聲後,那鞭子打在地上驚起一陣塵土飛揚,還未抬眼他便又聽見一聲嬌斥:“你不要命了?敢攔我的去路!”

“皇城之下豈容你的馬驚嚇路人。”陸澈沉眉,雙眸清冷,見她如此態度不由得語氣略略一沉,沒有生氣,沒有怒指,卻尤為不屑。

寧朝歌出生在身將門世家,年少成名,十八年來從沒有人敢這樣對她說話。

“我叫寧朝歌,不服氣就到寧家來找我!”她揚眉,掉轉馬頭冷笑,“在這裏,還沒有誰敢跟我過不去!”

寧家在薑靖國幾乎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整個朝堂,得罪誰都不能得罪寧家,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而寧家的獨女寧朝歌,是出了名的飛揚跋扈、囂張任性。

陸澈這才挑眉看向白馬之上的女子,隻見女子紅袍銀盔,柳眉杏眸,明明是極溫柔的長相,卻透著一股英姿之氣。

而此時站在他馬前麵色蒼白的女子,竟與寧朝歌長得一模一樣。他心中驚疑不定,眼神忽明忽暗。

他欲從眼前女子的神色中探究出些什麼,卻終是一無所獲。這世上竟有如此相像之人?

陸澈難以置信的淩厲眼神,盯得李微吟有些發怵。

陸澈的眉目之間俱是沉冷,他一直審視著眼前這位女子,心中在判定她的身份和她為何會如此“巧合”地出現在他麵前。方才那一幕,令他回想起他與寧朝歌初見時的情景,如此相似的相遇,令他不得不疑心此人的身份,尤其是她的長相與寧朝歌別無二致。

李微吟竟一時間竟被他的氣場震懾得定在了哪那裏,完全做不出任何反應來,直到葉熙寧過來將她掩到身後,她的心才從在錯愕、驚嚇中定下來。

葉熙寧霍然對向陸澈,的眼神充滿敵意,目光之內帶著一股蕭涼的肅殺之氣。

陸澈被這眼神盯得回過神來,翻身下馬。

李微吟不等他開口說話,伸手輕輕晃了晃葉熙寧的手臂,低聲道:“阿寧,算了,我有些乏了,我們回去吧。”

葉熙寧一點頭,正要與李微吟一同離去,卻聽見陸澈開口阻攔道:“慢著。”她心中冷冷一笑,眼神與李微吟交彙會,陸澈的話,正中她們下懷。

他的聲音清冷而洪亮,目光越過葉熙寧,停在李微吟的側顏之上,忽然一拱手道:“在下陸澈。”

李微吟微微一怔,回過身來,朝陸澈看去。他的眉目極為清冷,眸子裏的冷寂猶如霜雪,她緩緩施了一禮,道:“原來是陸相,小女子李微吟。”

陸澈乃當朝丞相,年紀輕輕就已位高權重,為相三年有餘,肅清朝政,手段殺伐果決,當年寧國侯府一案至今為平民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

早已耳聞前些時候因雲州郡動蕩導致商州城流民激增,朝中某些官員卻趁機貪汙賑災款,而此番陸澈南下商州城,想必是為此案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