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腦域號人體探測計劃(1 / 2)

很久以後,英國泰晤士國家報在觀看了軍方披露的實驗細節之後,在報道中如此評價:“腦域計劃可以被稱作是人類曆史上向微觀世界邁出的最偉大的一步,其在科技研究領域的重要裏程碑意義完全不亞於人類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的腳印。”

麥迪森博士又最後檢查了一遍實驗設備,確保沒有什麼疏漏,才一聲令下:“注射納米機器人設備!”

老專家接到指令,端著手裏的細長的針管,走到了安娜的身邊。

“稍微慢一點,否則的話,會對針管內部的吳賴和P先生造成巨大的困擾!”麥迪森博士謹慎地叮囑道。

他知道,在平常人看起來絲毫沒有任何波瀾的注射,在微觀世界的感受可能就是一場衝天的風暴和亂流。

老專家點點頭,審慎地把針頭刺進了安娜的左胸。

“為什麼打在那個奇怪的位置?”有人好奇地問道,“我們不是要從她的大腦裏提取資料嗎?為什麼要從心髒附近開始注射?”

麥迪森博士溫和地解釋道:“首先是要注射進去的納米艙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我們要在這個過程之中觀察是不是會有排斥反應,實驗人員也才有一個提前的準備時間,如果直接從腦部注射的話,有顱骨的保護,我們無法在不破損的情況下把納米艙直接注射到腦皮層以下的。”

“那豈不是要耗費很長的時間?幹嘛不直接選取頸動脈,離大腦距離會更近一些,納米艙從心髒的部位進入的話,還要流經整個上行動脈管道,等到進入大腦皮層的時候不知道要多長時間呢!”

麥迪森博士抬眼找了找這個無知的政客,發現是意大利首腦,操著一口並不標準的美語,說話的神情誇張古怪。

“先生,你不是學生物或者醫學專業的吧?”麥迪森博士奇怪地問道。

意大利首相迷瞪了一下,似乎把麥迪森博士這種問話當做了一種讚許,好像是在表揚自己不是學生物醫學專業,竟然也懂得這麼多專業的知識,於是暗暗為自己昨天晚上在互聯網上惡補的一部分相關知識終於得到了顯擺的機會而高興,於是誌得意滿地一挺胸脯:“當然不是,我不過是稍有研究而已,粗淺,粗淺得很呢……”

麥迪森博士不屑一顧地瞪了他一眼:“那就請不要再提這些無知的問題了!”

“嗯?你怎麼這麼說話……”意大利首相正在眾人麵前得意忘形神氣十足,卻忽然被懟了一句,噎得滿臉通紅。

“隻要是一個讀過初中生理課本的人都知道,從心髒泵出的血液,流經全身血管也隻需要三分鍾,而到達大腦,隻需要不到二十秒的時間,如果您很趕時間等不及這麼‘漫長’的二十秒的話,那後麵更為冗長無聊的實驗過程也就不用看了,我建議您可以先就收拾東西離開!”

“博士……”澳大利亞聯席會議主席連忙站出來打圓場,“不要讓我們業餘的看法打擾了您的工作,在剛剛你們對話的這段時間,也早就已經超過二十秒了,會不會納米艙已經到達腦部了?還是請您專心工作的好!”

麥迪森博士苦笑一聲:“不會那麼快的,我們選擇的納米菌體艙,外部生有細長的鞭毛,使它可以吸附在血管壁上,不會隨著血液流動的速度前進,主要是考慮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的差異,在我們看來血液流動的速度已經很快,但在微觀世界的吳賴他們兩個看起來,血液流動的速度已經達到了驚人的地步。

三分鍾流經全身,按照比例放大來看就好像你駕駛一艘船在三分鍾之內環遊地球十六次,你們能想象那種流量衝擊下納米艙的航行難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