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焦急著,卻忽然聽得一陣女子慘痛的嚶嚶哭聲,從左上側山峁不遠處隱隱傳來。鄭興大為吃驚,時近黃昏,這大山深處為何會有女子在悲哭?莫非是有什麼冤屈之事?再側耳細聽,那聲音仿佛有些熟悉,竟像是紫薇的聲音!難道紫薇逃出來真會藏身於此山?循著哭聲,鄭興一麵用雙手撥開前麵亂纏擋路的樹枝,一麵口中喊著紫薇奔過去時,卻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隻見一妙齡女子手握一根繩子,淚流滿麵,在一棵大樹下正極傷心地坐著悲哭。女子生得眉清目秀,明眸皓齒,肌膚白裏透紅,穿一件半新紅綢緞上衣,淡綠色褲子。從形容體態上看,極像是紫薇,但鄭興左看右看端詳半晌,卻又不是紫薇。
鄭興好生奇怪,忙上前問道:“你是何家女子,為何獨自一人在此啼哭?”那女子半天才漸漸止了哭,但她對鄭興的問話卻默不作答,鄭興連問了幾次她都默然無語,後來見鄭興再三追問竟忽然起身要離去。鄭興連忙上前拉住道:“姑娘你別怕,我名叫鄭興,是為母親治病上山來采藥的,絲毫沒有加害於你之意,有何難言之隱,請如實相告,或許我能想方設法幫你的。”
那女子起先還對鄭興心存戒備,甚至懷有敵意,後來見鄭興誠心誠意,不像是壞人,才漸漸打消了疑慮,情緒穩定了些。鄭興問她哪裏人氏,為何在此啼哭?女子終於忍不住就又失聲痛哭起來,好半天才從極度悲傷中緩過神來。她止了哭,告訴鄭興說,她姓唐,名叫紫娟,家住洪洞縣城郊的一個村莊,自幼喪母,去年父親被征去打仗死於非命,留下她一人苦度日子。她原本與同村一位名叫徐亮的書生相愛,不料由於自己相貌出眾,三月三日進城觀燈時,燈市上竟被城裏一個有錢有勢的王員外看上糾纏不已,圖謀娶她做妾。當晚便被硬生生地搶了去,她寧死不從,三天之後趁月色連夜逃了出來躲進大山,覺得走投無路,因此才想自尋短見的。
鄭興聞聽,不禁為這位名叫紫娟的姑娘的不幸遭遇心中難受起來,感到很詫異,天下竟有如此之巧事?這位女子與紫薇不僅相貌相像,姓名也隻一字之差,而且兩人的境遇聽起來也十分相似。鄭興沉思一陣,道:“紫娟,你可千萬別做傻事,既已逃出虎口,就要好好地活下去。你要記住我的一句話,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現在天色已晚,大山深林裏猛獸多,你不要亂跑,怕出危險。我還有兩個同伴,今晚就和我們在一起,待天亮後我就送你回老家去。”
那女子聽說要送她回老家,就又哭泣說她哪裏還有家,城裏那姓王的惡霸還在差人四處尋找她的下落,萬萬回不得。鄭興見那女子神情萬般頹唐,便道:“紫娟姑娘,既是這樣,倒不如和我們一起回家去。”那女子用疑慮的目光審視鄭興半晌,才含淚點了點頭,隻是叮嚀鄭興說,她的身世千萬不能告訴別人。鄭興問為什麼?那女子心有餘悸地說,害怕傳到那個姓王的員外耳朵裏招來災禍,自己再沒有安生日子過。鄭興一口答應了她的請求。
接下來,二人就漸漸談得很投機了,紫娟心結既已打開,打消了輕生念頭,便千恩萬謝說鄭興是她的救命恩人,願把鄭興當作兄長,兩人以兄妹相處。鄭興也將自己與紫薇從小青梅竹馬、相親相愛及她的不幸遭遇,說給紫娟聽。由於同病相憐,紫娟聽得先是激動,接著就忍不住又流了一陣眼淚。她抹著淚水歎道:“聽興哥這麼說,紫薇姐姐與俺境遇相似,命運相同。俺倒是很想見見她的,隻可惜此時不知流落到哪裏去了,不能與她相見。”
提到紫微,鄭興不由心情沉重起來,慨歎道:“她不幸得很,不知流落在了何方,也許今生今世永遠都不會見到她了。”
紫娟聽得,深深地望著鄭興沉默在那裏。
這時,天已全黑下來,鄭興又為找不到賢勝和保順著急起來,他站在高處大聲呼喊,依然不見他二人的回應。如何才能與他倆取得聯係?鄭興靈機一動,突發奇想,一時竟想到用燃放篝火的辦法,於是便從周圍揀了些柴草在一個不易發生火災的亂石堆中燃起來。火聲劈劈啪啪響著,火勢越燒越旺,鄭興不斷往火中添柴,火光四射,霎時間便映紅了一大片天空。果然不一會兒工夫,就聽到保順呼喊鄭興的聲音由遠及近而來,緊接著就見前麵山坡上閃出兩個身影,循著火光從不太茂密的林木中搖晃著走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