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8章(1 / 3)

家人望眼欲穿,思念不盡,每日都在十分焦急地等候他們往回報平安,可是連一點消息都沒有。前一陣風傳說,駐守兵站的軍隊突然被一支不知來自哪家的軍隊圍困,多虧駐紮在白璧關尉遲將軍的援軍及時趕到,才解了圍。據說雙方軍隊還在西盤梁打了一仗。仗是在野外打的,沒傷及到老百姓,但雙方都死傷了二三百人,連被征去服苦役支前的民夫都死去七人,負傷十來個。不久前又傳來兵站糧庫被劫的噩耗,說亂戰中前去背運糧草的民夫也死傷幾十人。鄭媽聞聽,當下差點暈了過去,在炕上躺了十多天,不思飲食,嘴裏天天在念叨著兒子鄭興的安危。好在有一天早上起來,紫娟將自己夜裏做的一個夢告訴了鄭媽,說她到兵站去看望鄭興,鄭興一切安然無恙,二人在曠野一片草地上盡情地散步,鄭興告訴她他不久就會回來的。盡管是夢,但鄭媽臉上的愁雲還是散去鬆下心來。

兒子鄭興的音訊全無,而婷婷也已好些日子沒有來過鄭家了,這讓鄭媽又平添了一些憂慮。難道婷婷是生病了,還是出了什麼意外?

紫娟做完各種家務雜活,將藥煎好端來給鄭媽按時服下。瞧著紫娟一人忙裏忙外很辛苦,鄭媽心疼地說:“鄭媽這身子不做主,看都把你給累成啥樣了,要是婷婷還每日來幫著做些的話,該有多好。”紫娟說:“我也很想婷姐,她已六天沒有來過了,自從那日下午離去後,一直音信全無,也許是家中有事來不了的。”鄭媽沉默了一陣,說:“鄭媽這心裏還是放不下興兒,也不知他在兵站是什麼情況。”見鄭媽滿臉憂色,紫娟勸道:“興哥已是二十的人了,別操那麼多的心,他在兵站那頭不會出什麼事的!”

其實,紫娟何嚐不在日夜思念自己所鍾愛的大恩人呢?隻是,她不願在鄭媽麵前流露出來,更不願在她麵前傷心掉淚。為報答救命之恩和自己的愛意,紫娟把鄭媽當做自己的親媽一樣看待,竭盡全力悉心關照著鄭媽,她想讓她老人家的病情盡快好起來。自從鄭興走後,她仿佛覺得自己所鍾愛的人無時無刻不在她的心田裏閃動,以至讓她夢牽魂繞,不能釋懷,自己隻有樂觀堅強地活著,為他去做許多事情,才算對得起他。

這日,風和日麗,晴空萬裏,紫娟將一切家務收拾妥當,坐下喘口氣。身處遠方的心上人兒鄭興,便如同一陣清風似的飄然走進了她的心田,讓她怎麼也揮之不去。思念的心情是痛苦的、難熬的,她想以別的方式打發這種時光,就起身回到書房隨手拿出一卷《春秋》坐下翻閱起來。此時,經曆了那麼多磨難的她打開書卷,備感新奇,因為她已好久未跟書卷打交道了,卷中一段話立刻深深地吸引了她的眼球:“孝子之事親者,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看著看著,的紫娟不由聯想到了自己的遭遇,孔大聖人說,對自己的父母在這五個方麵做好才算得上孝道,而自己卻未來得及盡自己的一份孝心父母就溘然離世,淪落到如今這步田地,思來想去,不禁潸然淚下,暗自悲傷起來。

傷心的淚水撲簌簌下來滴落在了書卷上,紫娟便沒心思再往下看,她頓感心下悲戚剛把書卷合上,就見黑子打著招呼興衝衝地走進院來。紫娟有些不好意思,隨手把掛在臉上的淚水抹去。黑子見紫娟掩卷坐著臉上留有淚痕,不禁一怔,開玩笑道:“怎麼,你在想誰了?”紫娟強顏一笑,把話題輕輕一轉問道:“黑子哥,這些天怎麼不見婷姐過來,難道是誰得罪了她不成?”黑子見紫娟提起婷婷,心情頓時沉重起來,歎道:“我也有七八天見不到她了,沒有誰去得罪她,隻怕是家裏出了什麼事呢!”

二人正說著,空中忽然飄來一隻風箏,紫娟一眼看見竟大聲驚叫起來:“喲,黑子哥,快看!天上飄來一隻風箏!”黑子立刻仰頭望去,隻見那隻風箏在空中蕩蕩悠悠飄來後,便慢慢飄落下來,不偏不倚正巧落在當院那棵果樹上。二人喜出望外,黑子連忙爬上樹去摘下來拎在手裏,紫娟看著這隻飄來的風箏說道:“好漂亮的風箏,這是誰家的小孩子玩風箏剪斷線放飛的,竟飄落到這裏來了!”黑子說:“眼下正是放風箏的大好時節,今日天氣晴朗,風力不大不小,正適合放風箏的。”他告訴紫娟說,這裏每年到此季節,周圍十村八社玩風箏的孩子很多,有的孩子玩起來最喜歡把放飛起來的風箏剪斷線,在高天飄遊,飄來飄去,最後說不準會飄落在何方。紫娟聽得入神,嬌嗔地一笑道:“小時候俺也放過風箏,和周圍的孩子們一起玩得可開心呢,俺不僅喜歡玩,後來還學會了製作風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