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3章(1 / 3)

鄭興從人群裏走了出來,上前兩步望向杜日虛語氣平和地說道:“杜大人,看來你就是這裏的大老總了。夥計們來這裏可不是什麼聚眾鬧事,衝擊兵站總部,老百姓哪有這種膽量,是夥計們實在忍受不下去了,才來找大老總為自己做主的。”杜日虛聽得一怔,臉色立刻變得平和了許多,望向鄭興語意深長地說道:“我們是老熟人了,兵站再度相遇也是一種緣分。我杜某來這裏當了老總,你正好來兵站背運糧草支前,有什麼過不去的事就直說吧!”說著,皮笑肉不笑地笑了一下。

鄭興被這話刺激得心中好難受,望著杜日虛忍不住開口說道:“杜大人,我問你,夥計們來到兵站背運糧草支前是為國效勞,為朝廷賣力,從早到晚體力繁重,累死累活地幹,憑什麼給大夥吃黴壞的米飯?杜大人到夥房去看看,那米飯連牲口都吃不下去!”杜日虛聞言臉色一變,瞪著鄭興大聲道:“你放肆!你是以一個民夫的身份跟本官說話嗎?你可要弄明白,這裏是兵站,今非昔比,是我杜某的地盤,是軍令如山的地方!”

聞聽此言,鄭興大笑起來,上前一步望著杜日虛道:“杜大人,我明白你的意思,這裏的確是軍令如山的地方,今非昔比,你現在是兵站總督,手裏掌的是生殺大權,要人的腦袋比踩死一隻螞蟻都容易。但我必須提醒你,凡事還是慎重為好,正如古人所言,唯天監人,善惡必應。你看看我身後那一雙雙憤怒的眼睛,他們也不是好惹的。朝廷委你重任於此,諒你也不敢對這些為口飯吃、忠君報國的民眾怎麼樣!”

杜日虛一下被鄭興從容鎮定侃侃道出的一番話所震撼,真不愧是官場曆練多年城府頗深之人,隻見他略沉吟,冷笑一聲,神情放鬆下來道:“不錯,你說得不錯,你們都是忠效朝廷,為國家出力流汗的大隋子民,我杜某當然不會把刀槍架在自己人的脖子上。可是你們想想,如今南下進犯的北突還未趕到,舉義旗起事反叛的太原留守李淵父子也未兵臨城下,怎麼你們倒先造起反來,我們自己倒先亂了陣呢?”

人群中立刻有一個聲音在喊:“我們老百姓不管這些,我們的要求很簡單,隻要我們能填飽肚子,不讓我們吃連牲口都不吃的黴壞米飯,我們就心滿意足了!”有幾個年輕人也在大聲附和著,吼叫說為什麼要讓我們吃黴壞的米飯?你們拿我們當不當人看?喊叫著要杜日虛回答。

杜日虛聞聽,張目望向吼叫的人群,卻顯得異常冷靜,他凝眉沉思片刻,回身用馬鞭指著列陣在後麵的軍隊大聲嗬斥道:“你們也來這裏湊什麼熱鬧,誰讓你們來的?都是自己人,還不趕快給我退下去!”後麵嚴陣以待的軍隊見他們的主子口出此言,心裏即刻明白,一聲令下,“嘩啦啦”一陣立刻退下走開了。杜日虛眉頭緊鎖,望著後麵那黑壓壓一片軍隊嘩嘩嘩地撤走,態度一變,轉身朝鬧事的人群不慍不火道,“夥計們,你們都是大隋的好子民,什麼都不說了,我杜某滿足大夥的這點要求,給大夥把夥食搞上去,保證今後不再讓大家去吃黴壞的米飯!”回頭對旁邊的隨從道:“立即傳本督的命令,讓夥房裏的夥計把做出來有黴味的米飯都倒掉,重新熬製上好米飯給弟兄們吃。再有,把庫存的那些黴壞的大米也都倒掉,不準再拿著給民夫夥食用!”那隨從口中應了聲“是”,折身小跑著去了。

杜日虛入情入理的一番話,立刻引起鬧事人群的一陣騷動,人們三三兩兩小聲議論起來,不少人對杜日虛所言依然表示懷疑,有個別人甚至又叫喊著提出要改善民夫夥食的要求。

鄭興見大夥的目的已經達到,對人群大聲喊道:“夥計們,大家不要吵嚷了。大老總既然已經把話說至此,承諾給大夥重新熬製不發黴的米飯,以後也不會再吃這種發黴的米飯,大夥還有什麼話可言,我們回去吧!”

“隻要我們不吃發黴的米飯就行,我們是受苦的老百姓,不會故意跟誰過不去!”民夫中立即有幾個聲音做出這樣的回應。

鬧事民夫見已到該收場的時候,心中怒氣漸漸消退下來,人群在一陣混亂中這才自發地散去,嘴裏嚷嚷著一群一夥地離開兵站總部外回到了營地。

杜日虛騎在馬背上望著漸漸散去的鬧事人群,一臉悵然頹廢之色,不禁深深歎出一口氣來。這時,他卻下意識地將一對極其陰鬱的目光投向了正夾雜在人群中離去的鄭興身上,他的腦海裏不由得浮現出自己在永安縣衙時,與眼前這位名叫鄭興的大孝子的幾次邂逅與交鋒,麵目便陡地變得猙獰起來,心中不禁燃起一團仇恨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