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9章(1 / 3)

剛至中街,月月望著臨黃塔那邊,突然用手一指驚訝道:“呀!你們快看,臨黃塔上麵波光大放,又出靈氣了!”眾人立刻都停住腳步舉目望向那邊,果見臨黃塔上層,有銀白色波光一浪一浪放射出來,將大半個村莊上空都映得雪亮。王媽靜靜地望著這一景致,頗感驚奇地道:“這是怎麼了,我嫁到永安堡幾十年來,從未見過臨黃塔上麵放過波光,這已是幾天內連著兩次出現這種景象了!”月月在一旁就說:“鄭媽,快不必擔心了,我看是鄭興有救,老天爺顯靈了!”聽得此言,鄭媽心中就有了些底氣,道:“誰知道是不是,如果老天爺真有眼,他會保佑吾兒平安躲過這一劫難的……”腳步竟不覺加快,眾人也都加快了腳步,扶著鄭媽疾步往臨黃塔那邊去了。

很快來到臨黃塔下。他們一立住腳步,立刻被這裏的一幕驚呆了:波光大放的臨黃塔下,早已齊刷刷地跪了一大片鄉親父老,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都在雙目緊閉,兩手合十於胸前,為鄭興幸免於難口中默默祈禱。原來他們都是看到自家大門上張貼著鄭興於兵站將要被執行死刑的告示而自發地前來祈禱的。鄭媽、王媽、月月、紫娟、根旦媳婦菜花見此情景,一下都傻了眼,站在那裏目光怔怔地望著眼前的情景。半晌,王媽才小聲說道:“別看了,我們也跪下祈禱吧!”說著她先跪下,隨即鄭媽、紫娟、月月、根旦媳婦菜花也一個接一個跟著跪下了,都閉目合掌,低頭默默祈禱起來。

夜色深沉,一陣暖風從人們的頭頂輕輕拂過,臨黃塔頂的琉璃瓦依然在一浪一浪地大放著波光靈氣。在這些虔誠祈禱的人們心中,此時隻有一個念頭,就是讓上天保佑魏老先生一行拉著銀子平安到達兵站,盡快將身陷囹圄命懸一線的鄭興救出。

驟然間,村中犬吠聲大作,眾人俱很吃驚,卻依然跪著不動。月月不禁抬臉朝那邊望去,小聲對身邊的王媽說:“王媽,村裏一時狗叫成這樣,莫非是出什麼事了?”王媽頭不抬眼不睜地小聲回說:“天塌下來也別管它,我們隻管虔心祈禱吧!”

月月就不吭聲了,專了心接著合掌閉目祈禱起來,場子裏那麼多人誰也不說話,都在跪著虔心祈禱。

不料隻過去一盅茶工夫,雜遝的馬蹄聲和戰馬嘶鳴聲卻在這些祈禱人的身後驟然響起,眾人不由都是一驚抬臉望了過去,卻見黑壓壓一片足足有兩三千人馬的一支軍隊,個個手持兵器,有的騎馬有的跑步,由東向西朝臨黃塔下這些祈禱的人們這邊奔跑了過來。人們頓時驚恐萬狀,嚇得逃的逃,躲的躲,亂作一團。一個威威武武將領模樣的人見狀,“騰”地跳下馬來,隻見他一臉肅穆昂首站在那裏,立刻朝逃散的人群大聲喊道:“鄉親們,你們不必害怕,我們是李家父子領導的義軍,是替天行道、拯救天下蒼生的,大家放心,我們絕不會傷害你們!我們是行軍路經此地,看到這邊空中有奇觀異景,以為是發生了什麼事才趕過來的!”

這時人們的確看到,那些開過來的軍隊一個個正在舉目張望塔頂一浪一浪放射出來的銀白色波光,口中不禁發出一片稱奇叫好之聲。對於李淵父子太原起事舉兵南下,百姓早有耳聞,都知道這是一支軍紀嚴明,所到之處對百姓秋毫無犯的軍隊,聽這位威風凜凜將領模樣的人如此喊說,眾人這才鬆了口氣停下逃散的腳步。

那將領模樣的人見人們心神漸趨穩定,自己也便舉目觀賞起來,覺得好生奇怪,便問身邊的一位長者說:“請問這位老人家,這座塔怎麼會如此神奇地大放波光,你等為何祈禱於此?”那長者輕舒一口氣答道:“長官,這是座臨黃神塔,我等是為本村一個被人陷害含冤將要被處決的大孝子鄭興來祈禱平安的,塔上麵放射奇異的波光出來我們也弄不大懂,也許是感動了神靈顯現出來的靈光。”

那將領模樣的人聞聽,好奇的神色中略帶幾分憂思,沉吟道:“哦,原來你們這些善良的老百姓,是跪在塔下為鄉親的生死攸關而祈禱的呀,那好,義軍就不打擾你們了!”

說過這句,那將領模樣的人便轉身躍上馬背,一聲令下,率領大軍掉頭浩浩蕩蕩地沿前麵大道去了。雖然那位將軍已然聲明他們是李家父子所領導的替天行道、拯救天下蒼生的義軍,但望著雄壯威武轉眼間便遠去的這支軍隊,眾鄉親心中依然一片茫然。

因為一連數月都發不出軍餉,軍心不穩,軍營裏的士兵在不斷逃跑,為此,前營兵站總部的公堂裏,直至深夜還亮著燈光。燈下有兩個人正愁雲滿麵,坐立不安,看上去似乎在等待什麼。這兩個人一個是兵站總督杜日虛,一個是他的助手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