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話當年(二)(1 / 2)

使用神鬼術取勝,畢竟擺不上桌麵。於是待到太祖登基,囑咐史官,將鄱陽湖大捷歸功於指揮得當、戰士英勇。至於陳友諒之死,更是一個意外——陳賊見大勢已去,在旗艦上開窗觀望,不想被流矢射中頭部而死。鄱陽湖之戰,以少勝多,朱元璋運籌帷幄,彪炳史冊。可憐郭家父子忠烈,英名永埋塵土。

太祖即位後,大封功臣,授劉基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上護軍,加封誠意伯。其地位尊崇。

一夜,劉基夢見自己回到老家,騎馬上山遊玩。一路興致盎然,

不覺天色已暗,於是趕緊拍馬回家。回到自家祖屋,卻怎麼也找不到大門。劉基騎馬在屋子周圍來回繞了九圈,也沒見到門,甚至連窗戶也沒有。劉基急出一頭大汗,抬手用袖子來擦,卻突然發現自家屋旁不知何時多了許多鬆柏。

第二天一早,劉基便把精通占夢的沈天佐喊來,把昨天的夢說了一遍。沈天佐聽罷,思考片刻,突然跪倒在地,說:“師父,怕是有禍啊!人上山,本來應為吉兆,是地位財勢上升顯達的象征。但師父夢中上山卻是騎馬。馬者,火也;火者,禍也。既為禍事,那人上山,便是一個凶字;房屋沒門沒窗,那豈是人住之地?更像是陰宅;鬆柏也是墓地樹木。恐怕師父有殺身之禍啊!”

劉基聽罷,點點頭,說:“咱們爺倆想的一樣啊。皇上鐵腕治國,

殺人過濫,我屢次勸阻,怕是早已令其不滿,禍事可能要起於此。”

又說:“我的禍福倒是其次,但以我現在的位置,有禍肯定就不是一人之禍,怕是要牽連你們和我家中老小。早做打算吧。你把他們都叫來。”

眾弟子都是陰陽門中人,都明白這夢非同小可,大家隨劉基出生入死,心中難過異常,都伏地痛哭。劉基反倒鎮定,囑咐眾門徒悄悄分頭離開南京城,從此隱名埋姓,自己則向皇上上書請辭。洪武四年,朱元璋賜劉基歸老於鄉。

劉基回鄉後,整日下棋喝酒,從不提自己當年的功績。他事事謹慎,甚至對老家青田當地一個小小的知縣都恭敬異常。即便如此,劉基仍沒有逃脫夢中的凶兆。洪武六年,劉基的死敵胡惟庸擔任丞相。胡惟庸這人心胸狹隘、有仇必報。他操縱言官誣陷劉基,說他在老家占了一塊地,準備用作自己的墓地,而這塊地是談洋地。所謂“談洋地,有王氣”,乃是龍穴所在。聯想到劉基在陰陽學方麵的造詣,太祖皇帝深信不疑,於是下旨搋奪劉基的俸祿和伯爵封號,並召他入京解釋。可憐劉基旅途勞頓,一入南京便病倒了。太祖派胡惟庸前來查探虛實,胡惟庸帶了禦醫給劉基看病,並當場煮了湯藥讓劉基服用。劉基害怕有毒,本來不想服用,但考慮自己是戴罪之人,若硬是抗拒,反倒會促使胡惟庸快下殺手,隻好硬著頭皮喝了。

過了一段時間,太祖朱元璋突然下令讓劉基回鄉,並派親兵護送。

劉基回家後,沒有一年便去世了,死時腹部有一異物,比石塊還硬,比拳頭還大。劉基終年六十五歲,那一年是洪武九年。得知師父死訊,沈天佐這才明白劉基當年夢中騎馬繞房九圈的意思。

洪武十二年,夜,月朗星稀。

衢州府,馬金鎮。

隆昌藥鋪的老板張濟正準備睡下,突然聽到窗外有怪音一響,轉瞬即逝。這聲音似吱吱鼠聲,普通人很難察覺,即使聽到也不會放在心上,但這怪音對於張老板來說,卻好似炸雷一般震撼。張濟忙披衣起床,繞過熟睡的妻兒,出了臥房門。一到院子,張濟便看見窗下立著一個年輕後生,麵無表情地看著自己。張濟並不理會他,徑直向柴房走去。那後生也不作任何反應。

借著窗外月光,張濟看到柴房一角,有一個娃娃臉的胖男人在衝他傻笑。張濟心裏一喜,臉上卻裝作憤怒的樣子,說:“老幺,你小子!

快把院裏那精怪收了,別驚著你嫂子。”

娃娃臉男人收起笑容,口中竹哨輕吹,隻見院子裏的年輕後生突然彎腰弓背,然後跪倒在地,一下子消失在黑暗之中。

做完這一切,娃娃臉男人突然撲上來,緊緊地抱住張濟:“沈師兄,想死小弟了!”

抬頭再看,張濟的臉上已布滿淚水。

張濟就是當年的沈天佐。按劉基吩咐,他帶著一家人秘密離開南京,找到這個小鎮,開了家小藥鋪,過上了隱名埋姓的生活。轉眼八個春秋,因為怕招惹不必要的麻煩,他從不敢聯係自己的同門。劉基的死讓他痛苦萬分,也更增添了他對未來的恐懼。

娃娃臉男人叫楊泰亨,是劉基最小的一個徒弟。劉基的徒弟中有些是帶藝投師,身負祖傳絕學,自殺身死的郭英就是其中一個,楊泰亨也是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