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2章 “獵豹’’的三種特征(1 / 2)

在寫字樓叢林中,也有這麼一類人,平時與正常人無異,但是一到某個特定的時刻,就會撕下溫文爾雅的麵具,爆發小人性格,“偏執狂”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偏執狂”最大的特點是被自己的原則束縛,誰也不能使他們放棄它;而隻有一切按此原則辦,他們才會感覺順心如意。他們是徹底枯燥乏味的迂夫子。

從心理學上講,他們由於深切的不安全感,而覺得必須把全部的生活壓縮精簡為若幹規則、定式,以免自己被生活所嚇倒。當麵對著一個沒有規則、定式的情勢時,他們隻能轉身逃跑。如果別人所玩的是種他們不精通熟練的遊戲,他們就會感覺受了侮慢而滿心不悅。毫無疑義,用這種方法能給人帶來極大的權力欲。我們知道,這些過分講原則的人的動機是無限的虛榮和無止境的支配欲望。

即使這些枯燥乏味的人是些埋頭苦幹的優秀工作者,他們的迂腐也是明顯可見的。他們毫無獨創性,興趣範圍極其狹小,滿腦子的奇思怪念和異想天開。比如,他們可能形成一個這樣的壞習慣,總走樓梯的外側或人行道的裂縫處;他們從不肯離開自己熟知和習慣了的領域;他們對於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沒有什麼同情心。為了找到他們的原則,他們浪費了大量的時間,並且或遲或早將變得與他們自己和他們的環境格格不入。這些性格特征並非遺傳得來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隻是一種對於生活的錯誤態度,這錯誤深深植根於他們的靈魂之中並徹底控製著他們的人格,以致成了最後使他無法擺脫這些盤根錯節的偏見。

他們總選擇那些不需要多少主觀能動性的工作。除非他們讓自己有所改變,否則便永遠得不到職務或工作崗位的升遷。因為他們沒有應付新情況的準備,堅信沒有規矩不足以成方圓,所以當他們的權威和原則受到挑戰時,就會有屈辱的感覺,從而導致極端的憤怒,以至言行舉止都失去了常態。

應該說,很多時候憤怒是合情合理的,問題在於,“偏執狂”再無別的對付困難的辦法。這是些傲慢、極其敏感的人,他們無法容忍別人的質疑。其結果是,他們以敏銳的目光時刻警惕防範,惟恐別人和他們靠得太近或對他們的評價不夠高。與他們的敏感同時出現的常常是不信任感。他們發現自己難以相信任何人。

他想要傷害身邊的人的欲望太明顯了,因此他總找那些值錢的東西砸,從不在一文不值的東西上發泄其憤怒。

與憤怒這種情感同時出現的外在態度,人們已司空見慣,在他們身上,對世界的敵意明顯可見,這種憤怒的情感幾乎表現出對社會感的全盤否定,甚至置對手於死地都是完全可以想像的。

棲息於寫字樓中的“偏執狂”,究竟是那些人呢?

把寫字樓裏過於認真的人比喻為“偏執狂”,是最適合不過了。這種表麵重視原則,而將真心隱藏起來的人,實在太多了。這種人雖然口口聲聲強調原則,事實上卻是活在私欲裏的偽善家。

“偏執狂”類型者對於所服務的公司非常挑剔,如果公司的資本額不超過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標準時,就會認為那是三流的公司;若是自己所服務的不是一流的企業,就會悶悶不樂。這就是“偏執狂”型最大特征,亦即是追求完美主義者。

他們經常局限在自己的小天地裏,非常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他們很容易悲觀,而且很少人願意和他們交往。此外,常因敵不過現實的考驗,使得感情非常脆弱。雖然表麵上能克製自己的情緒,其實內心的情感時常動蕩不已。他們總是盡力壓抑自己的情感,避免心情產生起伏,可是物極必反,每當壓抑的情緒到達極限,就會發狂似地發脾氣,使得辦公室的氣氛變得低沉。

“偏執狂”類型者通常頭腦很好,所以自尊心也比其他人強,經常喃喃自語:“像我這樣優秀的人才,為什麼沒有人欣賞呢?……”總以為自己是懷才不遇。此外,這種人經常把自己的思想限製在固定的模式裏,而且不善於坦然地接受現實。他們也是自命不凡者,對一般民眾的生活方式、略帶土氣的行為,內心都會加以輕視。每當不高興時,便當場指責部屬“你這家夥真笨”、“你簡直像個鄉巴佬”、“你不會為你這種行為感到羞恥嗎?……真是沒見識”。正因為思想缺乏彈性,所以很容易被其他人所孤立,或許在公司的職位高時,還可以用職位的力量來指揮部屬,一旦年老退休或因故被辭職時,處境恐怕就會很慘,甚至於連一個比較親近的朋友都沒有。“偏執狂”類型者不喜歡成群結黨,通常采取單獨行動。衣、食、住方麵不喜歡過分華麗,但講求高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