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餓死了。

梁教授問道:那時都有啥自然災害,旱還是澇?

一個老人回憶說:沒有,那幾年風調雨順,我們這兒沒有什麼災。

梁教授說:那怎麼還有餓死人的事情發生?

老人們打開了話匣子,滔滔不絕的講起那個並不遙遠的時代,村子裏餓死人的事情時有發生。那幾年,在河邊,田野裏,有很多提著籃子尋尋覓覓的身影。野菜吃光了,人們就開始吃草根和樹皮。據一些老人回憶,榆樹葉最好吃,香甜,可做成榆樹葉窩頭,榆樹皮可曬幹磨成麵,當年為剝榆樹皮而大打出手的人很多。槐花也很好吃,但花期短,不夠吃。楊樹很難吃,味苦,處理不好會毒死人。

老人甲用手拍打著老柳樹說道:這棵樹,當時就被扒皮了,吃了。

老人乙說:我還吃過土哩,那時候,我餓的躺在床上,肚子就剩下一張皮,眼睛都睜不開了,我的袖子口,都讓我咬爛了。我餓急了,拿著個大泥罐子裝了點觀音土,當炒麵吃。

老人丙指著一種質地鬆酥的石頭說:我吃過石頭麵,把這石頭拍碎,磨成麵,攪點樹葉,在烙餅的鏊子上炕幹吃,這個不能吃多,吃多了解不下手。

老人丁說:那年頭,餓得受不了啦,還有吃人的哩,我就親眼見過……

老人自知失言,其他一些老人對這個話題也選擇沉默,紛紛離開。梁教授留下那位老人,老人叫章右民,花甲之年,1960年,還是個五歲的孩子,他支支吾吾,找了一些借口,聲稱自己當時年齡小記不得,不肯再講下去了。

村主任曾聽老父親講過章田氏吃人的事,梁教授登門拜訪。

村主任的老父親講訴了那個年代裏的一些駭人聽聞的事情。1960年,很多人餓的受不了,就吃人,餓死的屍體剛埋進地裏,就有人在夜間刨開墳頭,割下死人的肉。有的村民,孩子餓死了,不忍心吃自己的孩子,就和鄰居交換,易子而食。章田氏和鄰居李老漢就是交換自己的孩子來吃,章田氏的小妮餓死了,李老漢的幼子也餓死了,他們商議了一下,決定讓對方幫忙掩埋,其實心知肚明,交換掩埋其實是送給對方吃掉。當時,大隊幹部召集社員開會,章田氏剛剛把李老漢的幼子在鍋裏煮熟,她掰斷一條小腿,揣在懷裏就去開會了。

油燈昏黃,大隊幹部正在宣講最高指示,就是念一條關於“畝產萬斤”的新聞,社員們聽得昏昏欲睡,章田氏坐在角落裏,從懷裏摸出來一個小腳丫,藏在袖子裏,悄悄地啃食。

大家聞到肉香,紛紛回頭,章田氏正一邊吃,一邊默默地流淚。

這件事在當時傳的沸沸揚揚,可謂是家喻戶曉,然而大隊幹部擔心上邊怪罪下來,警告村民,吃人是謠傳,誰也不許亂說,否則就是詆毀人民公社。

很多年過去了,當時的人們選擇了遺忘,這段痛苦的記憶卻一直保留在章田氏的心中。

最終,她上吊自殺。

1961年4月23日,某省公安廳向省委寫了《關於發生特殊案件情況的報告》(指人相食),報告中稱“自1959年以來,共發生1289起”。僅僅是一個省,就有一千多起食人案件,全國又有多少個省?

蘇眉不解的問道:為什麼會這樣?

村主任的老父親說:那幾年,瞎折騰,老百姓沒吃的,還援助糧食給外國,你說傻不傻啊。1958年大煉鋼鐵,不煉鋼就是反革命,老百姓都得把家裏的鍋、鏟子、釘子,所有鐵的東西扔到土爐子裏,當時領導人認為,鋼產量超過英國,國民經濟就可以超過英國。老百姓都不種地了,去煉鋼,家裏鍋沒了,就集中到一塊兒吃飯吧,這個就叫大鍋飯,一個村裏的人在一起吃飯,認為這樣就是共產主義社會。報紙天天吹牛,畝產十萬斤這樣的彌天大謊都敢撒,每個省每個縣都要吹,否則就是落後,好吧,讓你吹,就按照你吹的那個數目來征糧。這下子,老百姓就沒得吃了,都交上去了。隻能吃草根,樹皮,餓死了三千萬農民。還說是“三年自然災害”,這說法有人信嗎,全國那麼大麵積,即便災害在某些地區發生,也不可能是全國範圍,也不會持續三年。現在,他們也覺得不好意思了,改稱“三年大饑荒”時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