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的人,更不會去沒收他們那點微薄的資本,小販是需要受教育的,但是粗暴的態

度並不能教育人,倒是引起憤懣的反應,嚴重的時候會引發犯罪。

——守時是發達國家的基本特點,飛機正點起飛,火車正點發車,商品準時交貨,開會

準時出席。一個交換頻繁、聯係複雜的商品經濟社會,缺少了守時這一共同規則,它是無法

運轉的。開會有人不準時出席,會議不會讓多數人等少數人。

上麵這些例子隻是無數類似事件的一小部分,它們的共同特點就是妨礙了一個國家的財

富的創造,積聚,並造成已經創造出來的財富被浪費。它並不屬於法律管轄的範圍,人們這

樣做並不犯法,甚至也談不上是道德問題,可是大量這類事件的最終結果是社會變窮。這類

事情的起因,責任在於我們每個老百姓,不論你是一名售貨員,司機、教師、電話接線員、

政府辦事員,改變一下你辦事的原則都可能使社會的財富有所增加,當每個人都這樣想時,

國家就富起來了,你所支付的同樣的勞動就會得到更高的報酬。

1994年4月25日

從資源配置到分工理論,從價格到製度

——介紹揚小凱的學術成就

雖然凱恩斯揭示了宏觀經濟現象的許多規律,但多數經濟學家仍認為宏觀經濟學至今仍

缺少一個結構嚴密的理論框架,隻有微觀經濟學才有這樣一個結構。因為有微觀經濟學,經

濟學才被承認是一門科學,才有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然而微觀經濟學有一個嚴重的不足,它

隻研究給定經濟結構條件下各種資源的合理使用和流向,所以微觀經濟學又稱為資源配置的

學問,或者幹脆稱為價格理論,當然,經濟要發展,資源必須有效地加以利用,價格必須正

確,以引導資源的合理流向,但經濟發展的另一個重要方麵——分工,它決定了一個經濟的

結構,卻並未能在微觀經濟學中占有一席之地。斯密在《國富論》中特別強調了分工促進生

產率的發展,並舉了針的生產為例。經濟學家並不是故意忽略了分工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而是未能提出一個理論解釋,精確地分析分工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於是分工隻能是一個經

濟思想,而成不了一個經濟理論。1956年美國經濟學家豪塔克(Hendrick S.Houthakker)

在一篇名為“經濟學與生物學”的論文中指出:沒有一個經濟學分支不會因對分工的進一步

分析而得益。楊小凱等人的分工理論證明了豪塔克的看法,他對微觀、宏觀、發展經濟學、

國際經濟學、產權和企業理論都用分工理論加以補充,甚至作了徹底的改造。他們自己把這

一經過改造的理論稱為新興古典微觀經濟學(New Classical Microeconomics),以與新古

典微觀經濟學(Neoclassical Microeconomics)相區別。這樣的稱乎雖有點勉強(隻差了

一個“興”字),但強調了它淵源於占典微觀經濟學,仍著重在體係的嚴密性,十分依賴數

學方法,然而它有全新的麵目。

先說它對原來微觀經濟學的影響。由於收益遞減的普遍規律,對任何一種活動(生產或

消費)投入太多的資源都是不利的,因此之故才有所謂按比例發展的規律。資源的最優配置

發生於各部門邊際產出相等的情況下,這是非線性規劃中利用拉氏乘數法(Lagrange''s

Multiplier)得到的結果。換句話說,最優解是可行解集合的一個內點。但人作為消費者麵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