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寒凱吃了癟,自身工作又忙,無奈,就請程子強幹脆搬到軍械修理所來住,這就是書呆子的好處了,說幹就幹,而且不計後果。程子強也樂得聰明,平時高興了就在靶場幫助驗槍,不想上班的時候就跑到城裏的圖書館裏去看書,或者到河邊釣魚,任憑誰的日子也沒他悠閑。
還有一個人為程子強抱不平,這人就是李依依。原本李依依和郎亦文之間的曖昧關係是眾所周知的,但是李依依為人耿直,不喜歡依附權勢,工作能力也屬上乘,也是依仗著和郎亦文的關係,結果最後反倒把兩人的關係鬧崩了。李依依說郎亦文軍閥習氣,不能容人,渾身上下充滿了腐朽的官僚氣息;郎亦文說李依依任性,做事不看全局,程子強身為軍人首先應該服從命令而不是擅自行事;最後李依依提出分手,郎亦文說分手就分手;李依依又提出辭職,郎亦文說你寫報告我就簽字;結果李依依最終是沒寫報告,隻是就此不再理郎亦文了。
轉眼到了夏天。程子強傷口痊愈後一直加強體能訓練,體力很快就恢複到了原來的水平。這一天他正在軍械修理所的靶場驗槍,就聽到外麵亂哄哄的,靶場裏的人紛紛出去看熱鬧。程子強向來無此習慣,依舊驗他的槍。自從聯勤後,獨立旅得到了晉西的技術支援和部分物資支援,一批新式的應用輕武器已經從圖紙變成的成品,其中最主要的是變造的兩種自動武器,一種是發射7.92x21變造子彈的衝鋒槍,主要裝備突擊隊員和士官,另一種是7.92x41變造子彈的自動步槍,主要用於彌補輕機槍的不足,兩槍都采用固定彈匣,十發彈橋供彈。作為從設計到生產隻用了幾個月的武器,性能也算是差強人意了。
又打空了彈匣,程子強剛收回靶紙驗證彈痕散步,就見有個軍士長氣喘籲籲地跑進來說:“上尉,你怎麼還在這兒,出大事了。”
程子強道:“能有什麼大事?”
軍士長說:“打起來了,又打起來了!”
程子強一驚:“打起來了?在哪裏?”
軍士長說:“在中港!”
“中港!”程子強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
倭國向來是貪婪的,盡管受到挫折,但畢竟以不大的損失得到了富庶的東四省控製權,這更加刺激了它的野心。因此,倭國和華夏之間新的戰役是遲早要爆發的,隻不過程子強沒想到新的戰役會來的這麼快,而且是在自己預言的最擔心的地段。
根據官方消息,中港戰役爆發的原因是因為有倭國駐華辦事處的汽車,因交通事故撞死了華夏學生。義憤填膺的學生們去使館抗議,反而遭到驅逐和槍擊,華夏警察自然占到了學生們的一邊,但駐守倭國使館的倭國海軍陸戰隊驍勇善戰,華夏警察屢攻不克,被迫向中港華夏駐軍求援。中港警備司令部原以為依仗著兵力優勢,拿下一個小小的使館不成問題,可是這一口居然沒有吞下去,反而成了喉嚨裏的魚刺。雖然這根魚刺也很不舒服,到最後連高級外交官都拿起了步槍,但是他們很快就得到了倭國海軍的支援。
在攻打倭國使館的同時,整個中港也爆發了華夏居民和倭國移民、商人的激烈衝突,雙方死傷無數,每一條大街小巷都成了血淋淋的戰場。
隨著倭國海軍的投入戰鬥,戰事越滾越大,雙方都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被迫進行了一場大規模的戰役。
華夏政府隨即發表《自衛反擊聲明》,整編駐中港附近部隊,抓住戰機,在兵力暫時處於優勢的情況下,發動進攻掃蕩倭軍。隨著戰事的惡化和擴大,華夏軍事大本營下達全國總動員令,劃分了臨時戰區,並迅速調劑戰略預備隊開赴中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