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人員都集中後,程子強的威信提高了不少,別的不說,人家要求士兵做到的,自己先做到了,很多牢騷話自然也就說不出口了,兒一些年輕的官兵甚至在心目中生出一絲對程子強的敬意來。
程子強首先再次宣布各人的軍銜待遇暫時保留,然後根據這次越野跑的測試情況,每個官兵的自身資曆和其他的綜合因素,臨時宣布的臨時軍銜和職務,全部人員隻保留70餘人,編成一個訓練隊,內編三個小隊,設隊長一人,副隊長兩人。其餘的人員宣布榮譽遣返,這下可捅了馬蜂窩,受了一場累還得遣返。程子強再三解釋這是榮譽簽發和不榮譽遣返有本質上的不同,可這些人還是不依,最後程子強才做出勉為其難的樣子,將這些人編入預備訓練隊,暫時負責營區建設和體能訓練,等體能達標了再編入訓練隊。這樣分類有利於激發被訓練官兵的榮譽感。
雖然是麵子上勉為其難,但實際上,這個計劃是早就製定好的,做做樣子而已。這些編入預備訓練隊的人員,心中也暗暗安慰自己今天總算是扳回一局而高興,殊不知自己其實一直在人家早畫好的圈子裏跳。
當晚吃過了飯,除了安排崗哨和搭建帳篷外,程子強沒有安排其他的任務,畢竟今天已經把這些人折騰的夠嗆了,弦也不可能一直蹦的很緊。
通過今天的越野跑測試,程子強發現華夏軍基層官兵的體能普遍較弱,而且伴隨著營養不良。造成這一結果的因素與很多,和長期的飲食習慣也有關係。如果以後來到的官兵都是這種體能檔次的話,程子強就必須修改自己的訓練計劃,不然沒等上前線這些人就先累死了。
訓練計劃……一周就先30個小時吧……程子強在紙上寫道:其餘的時間可以適量參加營建。營養問題的改善,既然大本營這樣看重空勤團的建設,錢和物資肯定是不成問題的,關鍵是機構和人員。華夏號稱美食之幫,可卻沒幾個稱職的營養師,專門負責軍方供應的營養師也沒有,整個軍事體製的夥食供應還停留在埋鍋造飯的方法上,在中港戰役中,因為埋鍋造飯的吹煙,也不知道引來了多少倭軍的炮彈。
百廢待興啊……
程子強敲敲自己額頭,走出軍用帳篷,伸著懶腰做了幾個深呼吸,讓夜空中的冷空氣大量的湧入自己的肺部,同時他的大腦依然在飛速運轉著。
按照以往華夏的傳統在每個連編製炊事班肯定是不行的,一來空勤團不是常規部隊,二來那樣也沒有那麼多的專業人才。既然是特種部隊,炊事兵也絕對不能是傳統意義上的那種。
也許可以仿效歐盟的做法,先設置一個大炊事車,配備最好的人員,然後由各個分隊到吃飯的時間領取規定的夥食,這樣就能解決部分人員和營養問題了。還有軍官也絕對不能開小灶,因為在空勤團,軍官也必須是戰鬥人員,但是這個問題在收拾完現有團部機關那些人之前還一時無法解決,必須等新銳的軍官和士官來填充後,才能具體實施。
程子強仰望了一下星空,又伸了一個懶腰,回到帳篷裏,在蠟燭下繼續工作。
先製定訓練套餐,作戰口糧暫時不予考慮,一來暫時不會有戰鬥任務,二來華夏軍的整個軍供係統還不完善,定出來也沒多大用處。
但是照搬歐盟的肯定不行,因為這裏麵還牽涉到一個飲食習慣問題,吃飯不單單是補充營養,同時也是一種享受的過程,華夏人吃慣了炒菜米飯,換個口味偶爾可以,長期就不行了,吃不好飯,士氣就一定影響,訓練和作戰能力也就打折扣了。